对话叶禀焕:一个法国设计师,更愿意在德国设计中国电动车

2021-02-210

一个法国汽车设计师,从设计法国品牌到为德国豪华品牌效力,然后转战一家诞生于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在德国慕尼黑为一个创新的中国电动车品牌“打工”,这是发生在顶级汽车设计师身上的真实故事。

拥有24年汽车设计工作经验(即便不算上读大学里的实习经历)的大牛叶禀焕(Mr. Benoit JACOB)说,因为设计上掌握更大的自由度,而且决策效率远高于以前他效力的所有传统汽车制造商,他现在比以前更开心。

从心态上看,叶禀焕绝对是个童心未泯的设计界大咖,见过他的人都忍不住用“相当NICE”这样的词来赞美他。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叶是个笑容可掬且沟通能力极强的人,随便一个陌生人站在他身边,都容易被他乐观包容的积极心态所感染。

左一为拜腾设计副总裁 叶禀焕

从百年老店雷诺跳槽到另一个百年老店宝马,叶完成了汽车设计师从普通到伟大的转变。从业28年后,叶以一种近乎“一切归零”的心态,加盟创立两年多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企业BYTON拜腾(全球总部位于中国南京)任设计副总裁。

在外界看来,这需要勇气和魄力,在他本人看来,却更符合做汽车设计的“初心”。

“宝马是非常棒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但有三点让我觉得在拜腾工作更棒。

第一,在拜腾设计车带给我更多的乐趣。第二,在拜腾我拥有更大的自由度,而且管理团队对我们完全信任。

第三,作为创业公司,拜腾拥有更快的决策速度。”

7月上旬的一天,笔者以拜腾智造官项目(BYTON Creators)特别观察员身份深入拜腾慕尼黑设计中心,在聆听和观察来自全球15名拜腾智造官(用户代表里的意见领袖KOL)对拜腾概念车设计和内饰进行面对面意见反馈的同时,与产品“总设计师”叶禀焕先生进行了深入对话。

拜腾智造官项目旨在让部分最有发言权的用户代表,从新车研发前端就参与其中,以确保新产品量产后能最大限度满足用户期待,甚至带给大家更多小惊喜。而在此项目的落地过程中,由叶禀焕先生带领的主导产品设计的团队,有机会面对面与众多潜在用户去交流,从而更直观地把脉用户思维和需求。

即便已经为汽车公司效力超过24载,叶禀焕也认为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

叶禀焕告诉笔者,做好汽车设计要具备两个要素,第一就是要诚实,诚实地面对用户需求,不对后者虚假承诺做不到的,所以但凡他参与设计的概念车,不管看上去有多炫酷,量产时落地完成度都很高;第二个要素就是专业知识,他要求他带领的设计团队,不仅要有设计上的巨大创造力,更要懂得汽车工程开发甚至是生产制造环节的专业知识,这样设计作品一旦出炉,传递给下一步工程开发部门的“交钥匙”工程才能顺利完成交接。

在加盟拜腾两年多时间里,叶禀焕带领慕尼黑、南京和硅谷的全球设计小分队高效磨合,以近乎匹配全球时区的工作效率,完成了两款概念车(M-Byte和K-Byte)的设计开发。这两款概念车分布以全屏设计和自动驾驶技术为亮点,一经发布便引发业界巨大关注和反响。当然,概念车发布后也引发不小的质疑,外界关注的焦点在于,这些理念前瞻造型炫酷的概念车,是仅仅用于展示还是最终能够量产?

对此,叶禀焕回应道,拜腾所展示的概念车以及后者所搭载的创新技术,大多数都是能在量产中实现的。“就大屏幕而言,在很多品牌的概念车中都有体现,它并不是新技术。但不同于其他品牌,我们能够做到言出必行。因为很多时候其他品牌的概念车是有大屏幕的,但在量产型号中便被取消。我们有勇气做出大胆的承诺,同时有能力实现这个承诺。”

叶禀焕的话让人倾向于选择相信,这个从传统汽车制造商走出来的设计大牛,没有必要为了“带盐”新品牌而赌上自己以往的职业声誉。

公开资料显示,在加入拜腾之前,叶禀焕先生在宝马集团担任设计副总裁一职。他主导了宝马 i 系列车型的设计,i3 和 i8 是他在宝马集团留下的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同时,他还负责宝马集团的前瞻设计项目,不仅为宝马、MINI 以及劳斯莱斯品牌制定未来设计策略,还直接领导宝马多款车型外观设计团队。此外,他还设计了宝马于 2008 年发布的 M1 超级跑车。

叶禀焕先生毕业于欧洲艺术中心设计学院。1994 年,他加入雷诺,曾先后负责雷诺 Spider 跑车、 Fiftie 概念车、拉古娜 2 Salon、Estate 和达契亚 Logan 等多款车型的外观设计。2001 年,叶禀焕先生加入了大众集团,先后任职于大众多个国际管理岗位并专注于前瞻汽车设计。

从效力法国本土企业雷诺,到服务大众和宝马这样的德国品牌,再到加盟拜腾并为这个新创的中国高端电动车品牌贡献设计智慧,叶禀焕的人生阅历和职业生涯转换得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他果敢他坚韧,他说自己做事就是个急性子,这很符合一家从中国走出来的电动车公司,对效率最大化的追求。

“我有很多的想法,而且急于实现,今天有一个想法明天就想建模了。其实中国速度也是如此,所以拜腾和中国的结合,很符合我的个人喜好。”正如叶禀焕所言,一个法国汽车设计大牛和中国电动车品牌的精彩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

【附:中国媒体与叶禀焕访谈速记(有删节)】

时间:2018年7月9日当地时间15:30-17:00

地点:德国慕尼黑设计中心 Color & Trim office

采访人:杨小林(汽车头条执行总编辑)等中国媒体

被采访人:叶禀焕(Mr. Benoit JACOB)——BYTON拜腾设计副总裁

01.媒体:在车内配备六个显示屏的设计思考是什么?

叶禀焕:六个显示屏的设计主要还是考虑到在车辆移动过程中数字内容的传输。因为信息分两块,一方面是只属于“我”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共享的信息。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也契合我们的品牌宗旨。

我们的产品需要适应不同的人群,因为用户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不一样,年龄也不一样。例如年长一些的人对数字化的适应能力可能没有像年轻人那么强。他们还是愿意选用触摸屏,而不是手势控制的方式。我们的屏幕设计能满足更多的人群。

02.媒体:在第二款概念车K-Byte中,激光雷达巧妙地和车融入一体。未来,无人驾驶和车内交互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技术的变化中,怎么如何相应地对设计作出调整?

叶禀焕:我们希望第二款概念车的设计更开放更自由一些。大家知道,传感器是很难遮得住的。而拜腾品牌的其中一个关键词是“真实不装”,既然遮不住,我们为什么要遮呢?干脆把它展示出来。

我们当然可以选用一些非常复杂的解决方案,例如尝试把激光雷达藏在我们车身里,而我们其实想要做的就是完整而且真实地把车里的元器件展示出来,如同印第安人或朋克乐队的头发是他们非常明显的标志,这样的设计则是我们想要大胆而冒险地去做的。

我们在做设计时,就是要敢于走不寻常路。因为一般的传统厂商都试图把它藏起来。而我们不仅要大胆地把它展示出来,而且还要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另外从技术角度来说,藏起来比露出来更为复杂,所以这对工程师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我小时候,也就是七八十年代,如果是豪华车,那么就会有一些额外的设计元素在里面。此外,高速、加速性能也是好车的标志。而现在的车辆设计师更强调科技感,这也需要设计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反思。K-Byte概念车车顶部的这一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

03.媒体:毕福康(拜腾联合创始人兼CEO)之前有说过BMW i8和拜腾的M-Byte的概念车完成度都特别高。请问有什么秘诀吗?

叶禀焕:第一个秘诀是诚实和真实,什么是所谓的诚实和真实呢?就是我们在实验和实际中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能只是给用户一些空洞的承诺。

除了对用户诚实和真实之外,我们需要有专业知识。当然我们所有的设计师都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但是有创造力并不是我对设计师唯一的要求。我们同时也要求这些年轻设计师要对技术和工程有深刻的理解。

你们今天碰到的年轻设计师有着很强的技术实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他们对工程有共鸣的时候,他们在把自己的幻想、想象、灵感转化成现实的过程中就会实际得多,而不是仅仅画草图画得好看,当把草图给工程师看时工程师说不能做。

04.媒体:您是如何构建您的设计团队的?

叶禀焕:区别于传统汽车制造商,我们的设计团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度很高。每一个设计师都可以自由地发挥他们的观点和灵感。在上个星期Oslo 奥斯陆BYTON M-Byte的路演上,我们得到的反馈是设计师很疯狂,很有激情。大家说得很对,这其实是对我们最高的赞赏。

我们现今的设计师团队非常年轻能干,非常国际化,也非常有创意。他们也许没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是我认为只要你想做这件事情,而且有能力,你就可以做好。

当然一个团队肯定也需要纪律的。在我们慕尼黑的设计工作室里,我们并不是只用高科技的东西来做设计。我们还用很多,比如说纸、传统的木头、剪纸这类工具来建模。它们很有实验性,而且非常基础,能带给我们极大的乐趣。

05.媒体:我觉得对您来说,设计全新品牌车型应该是比较轻松的,您在拜腾做设计师和在宝马做设计师时的感受有何不同?是不是可发挥的余地更大?

叶禀焕:宝马是非常棒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但有三点让我觉得在拜腾工作更棒。

第一,在拜腾设计车带给我更多的乐趣。

第二,在拜腾我拥有更大的自由度,而且管理团队对我们完全信任。

第三,作为创业公司,拜腾拥有更快的决策速度。

06.媒体:通常来讲车企的设计团队和工程团队亦敌亦友,他们想互相制衡。那么在慕尼黑设计中心是否也有工程师与你们设计团队相互制衡,还是说工程在都在中国南京?如果说工程团队都在中国南京这边的话,那你们的远程协作效果怎样?

叶禀焕:慕尼黑有一个专门的工程团队,它有三个主要任务:一是从南京和硅谷的办公室搜集信息;二是解决冲突,刚才也说了两个团队“相爱相杀”,在冲突发生的时候,这个团队就要为我们居中协调;三是对设计作品进行验证,只有经过验证的作品,才能够发给南京和美国工程团队的工程师。

他们在慕尼黑协调三地工作,实际操作并没有想象那么难。一般早上一上车,我就开始跟上海的设计团队打电话,晚上下班的时候在路上给美国的工程师打电话,而慕尼黑的工作夹在中间。工作量很大,但每一天都相当充实。

07.媒体:BYTON M-Byte概念车的设计您是一稿通过,还是中间也经历了修改调整?管理层有没有在其中给您提出修改意见?

叶禀焕:刚开始的时候有多种设计方向,但方向很快就统一了。作为创业公司,我们的时间很宝贵,所以我们必须快速找准方向。一些传统的车厂有五年的时间来造一款车,他们甚至可以通过旅行寻找灵感。我们不一样,需要以很快的速度来解决问题。

08.媒体:K-Byte概念车发布后有评价说你们只交付了一个半成品,那么量产时会不会有很大变化,“印第安”式外露雷达会不会保留?

叶禀焕:它当然是可以保留的,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在决定以自动驾驶作为第二款拜腾概念车的亮点后,我就找到了Aurora主管自动驾驶的人,问他们要一些草图寻找灵感。他们给我发了一些图片过来。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在顶上的传感器,心中决定就是它了!虽然这看起来有点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决心一试。

09.媒体:智造官一个很有意义的项目,设计团队又如何从中收集客户信息的呢?

叶禀焕:设计团队当然可以从智造官项目中获得反馈,这也是我看好并支持它的原因。传统的车辆设计中,讨论限于专家之间,也许他们无法在这种小范围的讨论中得到一个不错的点子。但如果讨论圈层扩散到一般人或者普通用户,更多的观点与灵感就唾手可得。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车辆设计师都很讨厌车内置杯架。但如果基于我们搜集到用户的案例,我就会快速地决定在车里设计一个置杯架,因为有些用户需要车内有一个可以放置4个杯子的空槽。这就是一种设计哲学和设计策略,我们没必要砍掉那些必需品。

常常有人问我,作为一个法国设计师,你怎么去适应中国用户?传统观点认为中国人与外国人喜好不同,其实这种状况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是一个地球村,不管是中国人、意大利人,还是法国人,大家都对质量都有同样的要求。

典型西方文化有一个“硬碰硬”的概念,西方人会直接面对一个问题,即使问题再大,我们也是去硬碰硬。但中国的文化不一样,他们采取迂回的策略,就好像水一样,对我来说这种迂回其实是非常优雅的,也带给我无数的灵感。

我想在设计团队和设计语言里加入这种策略。包括我们刚才说到车顶上的传感器,我们没有试着把它藏起来,我们把它展现出来;刚才说到的置杯架同样如此,如果明天知道用户确实有四个置杯架的需要,我们就把它放上去,这不是西方文化里硬碰硬的做法。

10.媒体:刚才您也提到您性格比较急躁,喜欢快速做决定,会不会由于对中国用户不够了解而做出错误决定?

叶禀焕:我做过一些快速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我的每一个决定都做于仓促之间。拜腾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具体的信息作为坚实的基础,比如上海的设计团队就负责搜集用户的数据和喜好。因为没有具体的用户信息,我们做出来的决定可能会存在错误,这种错误是我们无法承担的。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