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安聪慧

2021-11-222



作者 | 王一萍


● ● ●


人都有两面,

真诚与虚伪,

坚强与柔弱,

冲动与谨慎,

成熟与幼稚,

坚守与革新……

和所有人都在双面中选择一样,

安聪慧变了。




从安工变成聪聪,

别人在适应,安聪慧也在适应;

从刚毅果断到聆听吸收,

重新开始的不只是安聪慧,

还有已经习惯了他的舆论。

或许,一个人一生中不会有太多选择权,

安聪慧也是如此。

从审计员到董事长助理,

从总经理到集团总裁,

在外界眼里,

直到2020年,安聪慧的人生都是线性的。




是偶然也是机遇,

安聪慧大学毕业后唯一的一份工作就在吉利 。

是历练也是成就,

凭借着自己的工程师思路,

安聪慧把一家年销50万车企带到了130万辆。

在汽车行业闯荡25年,

安聪慧塑造了一个正襟危坐,

刚毅果断的产品经理形象。




只要安聪慧愿意,

他本可以继续把吉利销量推向新高,

他也可以停下脚步,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但是,

51岁的安聪慧做出了一次选择,

重新创造一个智能电动汽车新品牌——极氪。

这意味着他需要放弃熟悉的吉利汽车,

放弃习惯了的工程师身份,

放弃自己过去擅长的的造车思维,

更可怕的是,

他可能需要赌上过去20年积累的所有荣誉,

去搏一个自己也可能未知的结果。

或许,是一个新辉煌。

或许,让他一切归零。




有人说,安聪慧是值得尊敬的,

他带领吉利工程师攻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让世界知道了中国人的造车精神。

有人说,安聪慧太冲动了,

如果极氪失败,

他没有重新再来的时间和机会。

很多人为他和他背后的极氪捏着一把汗,

万一出问题怎么办?

万一辜负客户怎么办?

万一失败怎么办?

所有的假设背后,

没有人知道安聪慧究竟怎样想。

就像现在的极氪面对外界的质疑,

人们一时无法找到答案。

毕竟,

极氪的产品才刚刚开始,

极氪的服务才刚刚开始,

极氪的生态才刚刚开始,

安聪慧的自我重塑也才刚刚开始。




一面是被外界放大的问题,

另一面是被舆论无视的底气,

人们关注一个人未来的同时,

却忽视了一家企业的效率。

不到三个月,

极氪完成品牌发布、预售上市、架构调整……

一夜之间,

极氪有了研发中心、生产架构和电池中心……

CEVT,浩瀚架构,威睿电池……

在外人眼里,

极氪的一切似乎都是吉利给的。

甚至有人说,

极氪只是吉利“左手换右手”的一场游戏。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

李斌做到这些用了3年,花了300亿,

何小鹏打造P7用了6年,花了500亿。

甚至一家造车新势力创始人悄悄地感叹

“可怕的极氪”。




实事求是地讲,

极氪正在涅槃,

涅槃就需要火焰与时间的考验。

极氪重塑的过程,

也是安聪慧进行自我转变的开始。

从造车到卖车,

从燃油车到电动车,

从面对工程师到面对消费者,

从关注制造到关注客户服务,

从过去的刚毅果断到现在的可商可量,

安聪慧的性格在改变,

在和过去的自己彻底再见。




安聪慧喜爱长跑,

因为这是一项没有终点的运动。

2009年推出帝豪,

安聪慧赋予它的使命不是救急,不是跑量,

而是作为吉利的基石车型。

2014年造出博瑞,

安聪慧提出“精品车战略”,提出价值营销,

从而重构整个全新产品研发和生产体系。

2017年发布领克,

安聪慧将自主品牌向上做出示范,

才有了领克五年摆脱吉利“束缚”。

这一次,安聪慧转战极氪,

他知道一定要以“新”为目标。 

因此,

他每天都在挑战自己,重塑自己,

在重塑中全力做好自己的另一面。


如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勇敢地面对眼前的难题,

全力以赴,逐一解决。

将意识集中于迈出去的每一步,

同时,还要以尽可能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尽可能远地去眺望风景。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