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在华撤退倒计时:销量低迷,奥拓之后再无爆款

2021-03-254

“未来全球汽车行业将只剩下几家大的集团。”对于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吉利汽车(港股00175)董事长李书福曾判断说。无疑,没有一家车企会轻易地愿意放弃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全球技术革命的加速变化,汽车行业的内部淘汰也正在展开。而尤其对于那些产品少、技术差,毫无竞争力可言的车企,这个过程将进行得更明显、更快。

最近,在铃木正式宣布撤出与昌河的合资企业后,日本媒体NHK爆出的一条重磅新闻再度坐实了铃木要退出中国的消息。“来自铃木的高管正在同合作伙伴长安汽车(8.870, -0.07, -0.78%)谈判解散合资公司铃木事宜。”报道中称。此前,北汽昌河已经正式发布公告称,昌河铃木的日方股东铃木将所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昌河汽车,铃木完全撤资。

2014年之前,铃木还是在中国销量排名第4的日本车企,仅次于丰田、本田、日产三强,但连年在华业绩急转直下,最终进入“死亡倒计时”。事实上,铃木和昌河、长安长达二三十年的合资合作一路走来,也并不容易,如今曲终人散让人唏嘘。有分析指出,先是菲亚特克莱斯勒宣布在近几年内将停止在中国和北美销售菲亚特品牌汽车,再到铃木如今的全面撤退,中国汽车市场的汰弱留强大剧,似乎已进入到高潮。

正在全面退出中国

铃木撤出中国市场的消息,虽然早有传闻,但真正坐实,是在今年的6月15日,北汽昌河网站首页发布《关于原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公告显示,铃木将正式从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昌河铃木”)中完全撤资。这份公告中说,5月30日,就完成了股权及公司名称的工商登记变更手续,日方股东将所持有的所有昌河铃木股权转让给了昌河汽车。从2019年6月起,昌河汽车的相关产品将不再使用铃木等标识。

6月19日,就在日本媒体NHK爆出了铃木与长安汽车正在就退出事宜进行谈判的消息后,几位核心管理层,他们对此事的表态都比较暧昧。一位原营销部门的高管说:“我们现在的工作一切正常,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还有两位高管也表示,详细情况,他们没有权利对外透露,相关事件的回应,都以公司发布的公告为准。

也许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就连长安铃木的高层都意想不到。因为就在今年4月份的北京国际车展开幕当天,长安铃木常务副总经理周波还表示:“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严格,长安铃木擅长的小型车领域迟早会成为市场竞争的优势。”

现在看来,市场并没有留给长安铃木打翻身仗的机会。即便长安铃木自己守口如瓶,NHK的报道却是言之凿凿:铃木汽车将在中国停止当地生产,或将集中资源于印度市场。

昌河和长安轻装再出发

无论昌河铃木是否仍会在华“续命”,铃木退出合资的决心已定。长安汽车挽留还是放手,决定着铃木和合资公司的命运。

铃木在中国总共建立了两家合资公司:1993年,与长安合资成立长安铃木;1995年,与北汽昌河合资成立昌河铃木。如果从1982年向中国提供技术开始算起,那么,铃木在华的业务发展已经长达36年。如今即便面临全面溃败撤退,后事仍需好好协商。

长安铃木的解散,目前还没有确认消息,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根据长安此前发布的“精品小车”战略,长安铃木销售网络应该会转给长安新高端品牌。

4月23日,长安汽车就对外宣布,将推出自己的中高端品牌,形成长安乘用车、新建中高端乘用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四大品牌,以此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消费需求层级客户。铃木与长安的合作期限本来还有5年的时间,现在提前解约,对消费者会有什么影响吗?对此,长安铃木曾在官方声明中表示,“长安铃木的母公司长安汽车、铃木汽车均为有实力、负责任的企业,长安铃木在任何时候都将依法合规的对消费者负责、对相关方负责。”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