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是什么(2022年机关工勤人员政策)

2021-09-070

近一年来,有基层公务员收入减半、公务员下班后开滴滴、送外卖“原则上不算违纪”等舆论引发市场热议。稳增长基调下,公务员工资调整是否就代表地方财政“缺钱”?我们从公务员工资的两个迷思入手,来谈谈公务员“薪”里话:

公务员工资的两个迷思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和“过紧日子”是否矛盾?财政“过紧日子”空间似已有限,而体现公务员工资的行政运行项目似仍可压降,公务员工资调整是否已成“过紧日子”的“最后一公里”?

公务员制度知多少

我国有多少公务员?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9万人,比丹麦、新西兰现有人口多,但比同期可比口径的美国“同行”少;参照国际标准看,加上事业单位人员,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约5000万人,可视作广义公务员规模。

我国公务员过多了吗?并没有,工作负担高于外国“同行”。狭义口径下,中国公务员要平均服务约200人,而美国公务员平均仅需服务约35人。

公务员群体有什么特征?如果公务员群体是一个人,大概率是一个本科及以上学历(75%)、年龄在35岁以上(>70%)的基层(60%)男性工作者(>70%)。

如何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职务与职级是制度框架核心,关乎晋升、工资福利。

公务员工资怎么定?职务级别定基本,地区附加定津贴。基本工资占比仅三分之一,津补贴占大头,主要受地区附加津贴左右,反映地区经济、物价差异。

公务员工资高不高?

从社会平均工资和国企工资两个角度比较,我国公务员工资整体都不算高。我国公务员工资长期持平于社平工资,和国际标准一致,并持续低于国企员工。

虽然整体不高,但我国公务员工资结构较为失调,“高”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央财政发放的基本工资占比过低,而地方财政发放的津补贴占比过高。

二是地方津补贴占比过高,导致越发达地区公务员工资相对当地工资越高。公务员工资随经济发展应逐步向社平工资看齐,但在我国以津补贴为主的公务员工资结构下,地区财力水平成为决定地区附加津贴、继而决定整体工资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中央财政仅能通过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托底”欠发达地区,而无法对发达地区“限高”,造成强财力地区公务员和社平工资的比值反而明显高于弱财力地区。我们发现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省际,还存在于省内。

四、公务员工资怎么调?

中央财政保基本:建立统一动态调整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地方财政清津贴:哪些地方公务员津贴调整压力较大?一看压降空间,二看舆论压力;前者对应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综合财力,越高则“过紧日子”的客观压降空间越大;后者对应公务员工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则舆论压力越大。

以两条标准的全国平均水平为原点,划分公务员津贴调整压力的四大象限。其中,压力最大省份为舆论压力明显偏大的浙江、江苏、广东:

第一象限:压降空间、舆论压力兼具,包括广东、甘肃、河南等

第二象限:压降空间大,舆论压力小,包括湖南、辽宁、山西等

第三象限:压降空间、舆论压力均小,包括北京、上海、黑龙江等

第四象限:压降空间小,舆论压力大,包括浙江、江苏、福建等

风险提示:公务员工资改革超预期,财政收支超预期。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