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5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比亚迪

2021-08-020




作者 | 田大鹏


● ● ●


5月19日,这是普通的一天,但对于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来说,这一天值得铭记,这一天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史的一个注脚。

这一天,位于深圳比亚迪工厂的总装车间内,比亚迪的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汉缓缓驶下总装线。对于比亚迪来说,这意味着比亚迪成为首个进入新能源汽车“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是比亚迪和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历史的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中国首个进入百万辆新能源俱乐部的车企


 

自2009年国家推行“十城千辆”项目以来,如今中国已经连续6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作为中国最早发力新能源汽车车企之一的比亚迪,在2021年迎来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时代,这对比比亚迪乃至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是什么概念?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492万辆,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每5辆新能源汽车当中就有一辆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另一方面,尽管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与传统燃油车的保有量相比,新能源汽车仅占到汽车总量的1.75%。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仍然巨大。此外,随着“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逐步推进,再加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2021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出台,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考量,并且是十分迫切。按照规划显示,到2025年,我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以中汽协数据推算,也就是600万辆。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在发布会现场,王传福强调,目前正值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汽车行业也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革。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中国电动车行业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电动车渗透率在今年3月已突破10%关口,其中深圳私人电动车渗透率更是连续3个月突破30%。可以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车的大势已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充当比亚迪第一百万辆下线的车型是比亚迪汉,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比亚迪汉销量达到8177辆,上市10个月累计销售突破7.6万辆。而比亚迪汉更是创下了“12项全球之最,9项中国之最”的记录,成为比肩BBA的中大型C级轿车。分析人士表示,以比亚迪汉开启百万辆时代,标志着比亚迪将在新能源汽车进入转型新阶段。

王传福表示,比亚迪肩负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向上发展的责任使命。从0到100万辆,是比亚迪引领全球汽车行业变革,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传统车大国迈向新能源汽车强国的波澜历程。






为什么是比亚迪?


 

比亚迪成为首个进入新能源汽车“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无疑给中国车企竖起了一个先锋标杆。回顾比亚迪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比亚迪于1995年2月10日在深圳成立,以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家。1996年进入锂离子电池行业,彼时还与汽车没有关系。直到2003年,比亚迪才进入汽车行业,相比于其他传统汽车企业,比亚迪是个“后入者”。

比亚迪能够成为新能源汽车后来居上者,固而与其比亚迪的自身做电池起家有关,但仅以这一点却很难说服大众。对于为何是比亚迪?或许外界能够给出许多答案,但在比亚迪自己看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创新的技术和精准的战略。”




比亚迪总部内的专利墙

在深圳比亚迪总部大楼内,一面“专利墙”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据介绍,这是全球最大的车企技术专利墙,墙上的八个大字“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成为最好的概括。

研发层面,比亚迪拥有中央研究院、电子科技研究、弗迪电池研究院、电力科学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弗迪动力研究院、弗迪科技研究院、商用车研究院、轻轨交通研究院、半导体研究院等11个专业研发机构。在3.5万名技术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比亚迪每天申请11件专利,授权9件专利。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经累计专利申请3.2万件、专利授权2.1万件,稳居新能源车专利榜单第一。




比亚迪刀片电池针刺实验

2020年,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解决了市场最关心的安全痛点;2021年,比亚迪发布DM-i超级混动,加速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随着DM-i产能提升,以及大批量订单交付,比亚迪将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在当天,比亚迪举办电动化浪潮下的融合发展论坛。在论坛上,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凌和平透露,比亚迪提出全产业布局研发战略和建立全产业研发设计制造体系。成为全球唯一掌握动力电池、IGBT芯片、驱动总成等核心技术企业。为今天的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奠定了基础。

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是比亚迪和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历史的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自DM-i超级混动发布以及三款DM-i超级混动车型上市以来,倍受市场关注,伴随着DM-i、刀片电池产能的提升以及大批量订单的陆续交付,势将加速比亚迪第二个100万辆目标的实现。






王传福的绿色能源出行梦


 

对于比亚迪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百万辆俱乐部的新能源车企,除了技术和战略两大原因外,分析人士表示这与比亚迪自身的绿色能源梦密切相关。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比亚迪以及王传福曾在多个公开场合中均将我国能源战略安全与发展新能源汽车相联系。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攀升73%。而在这超70%的石油中,又有70%在运输时又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国内所有消耗掉的石油,又有70%浪费在了运输中。我国的石油储备天数,其实只有28天。

随着燃油车销量进一步走高,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势必将逐年增高,伴随着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无疑这将严重威胁我国能源安全。因此,王传福多次表示,发展新能源对于中国减少石油依赖,以及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生态意义更是不容小觑,数据显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至今累计减少126.82亿吨,相当于累计植树10.57亿棵树。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表现可圈可点,数据显示,纯电动商用车累计投放超过7万辆,足迹遍布全球六大洲,超50个国家及地区,遍及全球300多个城市。以比亚迪大巴项目为例,其为新能源项目作出了巨大贡献,等同于植树2.19亿棵、306万亩绿化面积、减少碳排放262万吨,换上电的大巴车,截止到目前已经节省了159万升燃油。




挪威参赞安若夫和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共同见证

在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现场,紧随其后的100台全新一代唐EV,也将在5月底启程挪威,于今年第三季度交付当地消费者。这标志着比亚迪旗下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正式布局欧洲市场,挪威成为比亚迪进入欧洲乘用车市场的首站。在2021年年底前,比亚迪计划向挪威交付1500台唐EV,这是比亚迪在海外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




除了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之外,比亚迪还向外界展示了轨道交通(云轨、云巴等)。比亚迪将“城市交通产品”作为一个整体将规划,据悉,比亚迪历时五年研发云轨,资金投入超过50亿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比亚迪已经与20多个城市达成了合作意向,而云轨若得到普及,将成为比亚迪的支柱业务。

在第100万辆下线现场,王传福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比亚迪将继续与各位用户、伙伴比肩同行,一路向前,成就绿色出行梦想。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