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汽车实现“走出去”,SEDC成飞驰氢能汽车东南亚独家代理

2021-01-272

近日,马来西亚砂拉越经济发展公司(SEDC)的子公司 Sarawak Metro Sendirian Berhad,与中国佛山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协议,成为东南亚地区飞驰氢燃料汽车销售的独家代理商。在完成了对马来西亚的氢能公交销售案例之后,飞驰汽车正式在海外汽车市场展开市场开拓行动。

SEDC董事长Tan Sri Abdul Aziz Husain表示,这是SEDC的又一个里程碑,其子公司将成为该地区氢燃料电池电池汽车销售的领先者之一。“为期两年的代理协议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在该地区带头开展氢燃料汽车计划的机会。”

氢能汽车海外市场第一站

在活动中,阿卜杜勒·阿齐兹(Abdul Aziz)代表砂拉越地铁有限公司,并以其总干事姜勇为代表的佛山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签署了代理协议。

交通部长拿督李金信,PPES总经理阿卜杜勒·哈迪·拿督阿卜杜勒·卡迪尔和佛山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外交事务总监金敬礼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阿卜杜勒·阿齐兹在签约仪式上说道:“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佛山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希望任命 Sarawak Metro Sendirian Berhad作为他们在该地区的独家代理商,并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以扩大在东南亚的市场。”

飞驰汽车是首家对外销售氢能汽车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此次协议的签署,也代表着飞驰将进一步开展在海外氢能汽车市场的角逐。这也是中国氢能汽车在海外的第一站。

飞驰的海外市场表现为国内其他企业树立了标杆

据阿卜杜勒·阿齐兹介绍,砂拉越地铁公司已购买了三辆使用氢燃料的飞驰城市公交车,从使用反馈看,其性能非常优异。“这种情况增加了我们对飞驰汽车氢燃料技术上的信心。同时飞驰正在兑现他们的承诺,即提供出色的售后服务和客户支持,保持氢客车平稳运行。”

他认为,从长远来看,这种伙伴关系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其子公司砂拉越Metro Sendirian Berhad可以为飞驰提供必要的市场支持,以确保氢能公交市场的成功是可持续的。“飞驰为中国其他制造商树立了标杆。”

中国汽车产业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随着汽车股比开放之事尘埃落定,中国汽车市场的开放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海外的汽车巨头们正积极筹划着进一步开发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近年来,外国车企大量引进了大量电动汽车车型,以在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特斯拉更是开了独资建厂的新河,中国汽车市场将逐渐具备全球化竞争的特点,国内的自主品牌们必须积极应对。

来而不往非礼也,有“引进来”就应该有“走出去”,但汽车市场的“引进来”正轰轰烈烈地进行,“走出去”却显得有些滞后,甚至力不从心。

由于自主品牌在产品、技术实力上与外资品牌确有差距,在海外市场上市场竞争力并不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收购外资品牌,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完成品牌高端化战略,甚至借此打开海外市场,形成全球化战略,无疑是一种“走出去”的方式,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又在二级市场收购奔驰,近来又传闻要收购大众宾利品牌,引发热议。但海外收购难度大,风险较高,需要谨慎操作。

飞驰汽车则是另一种方式,即在新的赛道上开展竞争,甚至能获得领先优势。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全球市场都处于起步阶段,拥有氢能汽车生产能力的厂家还较少,这无疑是一篇还未进行大规模开发的蓝海,而且是中国厂商目前能够有一定竞争力的市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已经占据全球一半的新能源汽车份额,但却与燃油车一样,中国的电动汽车厂商们大多只在本土作战,仅有比亚迪等少数车企在努力地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希望有更多的厂商能够不局限于国内市场,积极应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主动“走出去”,在更广阔的市场上磨炼出中国一流的汽车企业。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