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及地连墙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要点

2022-07-220

成桩方式

长螺旋钻机

1、适应性——长螺旋钻机具有无污染、无振动、高效率等特点,适用于砂土、粉土、粘土等地层。

2、优点——无需泥浆护壁,无泥浆处理及污染,成孔速度快,成本低。

3、缺点——只适应无水软土地层,装长度<30m,桩径<1000mm,卵石、砂卵石、岩层均不适用。

4、施工要点——施工过程中控制钻进速度和垂直度,以防偏位和塌孔。

正反循环钻机

1、适应性——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强风化岩、软质岩。

2、优点——钻进速度快,成本低。

3、缺点——一般适应于软土地层,卵石、砂卵石、岩层均不适用。

4、施工要点——循环钻机或旋挖钻机主要控制好护壁泥浆的比重及含砂率,防止钻进时缩径或塌孔,钻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清孔,满足要求后,立即组织进行水下砼灌注。

旋挖钻机

1、适应性——旋挖法在粘土、粉土、砂土等软土地层及粒径<10cm的卵砾石层中均可施工。

2、优点——适用于各类地层,效率较高。

3、缺点——成本高,需根据地层综合选择不同功率钻机和钻具。

4、施工要点——钻机的安平和稳定,控制钻杆的垂直度。

成槽方式

液压槽壁机

1、适应性——适用于软土地层。

2、优点——在软土地层成槽率高。

3、缺点——只适应软土地层,在其他地层需先打设导孔。

双轮铣成槽机

1、适应性——双轮铣成槽机具有成槽施工效率高、孔型规则、安全环保等特点,适用于淤泥、砂、砾石、卵石、中硬强度的岩石等地层,适用范围广。

2、优点——适应强,施工效率高,成槽效果好。

3、缺点——成本较高,施工场地要求较大。(主要是泥水分离系统占地及大型机械运转空间要求)

成孔施工

质量控制要点

1、机械钻孔前先进行人工探孔,探明地下管线情况。

2、由测量人员根据桩位平面图及现场基准点,在各桩位打入明显标记,桩位放线确保准确。

3、钻孔时应跳空施工,以减小土体扰动防止塌孔。

4、钻孔机就为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5、队需泥浆护壁的桩孔,钻进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泥浆,保证液位不低于孔口下0.5m.

6、钻到预定深度后,必须在孔底处进行空转不进尺,循环换浆,清孔后距孔底0.5m处的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5左右,对于土质较差的砂土层,清孔后孔底泥浆的比重宜为1.15—1.20,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必须复测沉渣厚度,沉渣超过规定者必须重新清孔。

7、钻进到位后,应对孔位、孔径、孔深、泥浆比重、沉渣厚度等进行验收。

成孔验收

质量控制要点

1、在成槽后,检查槽深及垂直度满足要求后,应及时进行清孔。

2、清孔时,泥浆补给要及时,槽内泥浆液面控制在导墙下30cm,以防造成槽壁塌落。

3、清孔后槽内泥浆指标:比重降低至1.05以下,粘度<18S,含砂率<0.6%,清渣后槽底沉渣不得厚于100mm。

4、在混凝土浇注前,再测定一次槽底泥浆和沉淀物,如不符合要求,再清槽。

钢筋笼吊装

质量控制要点

1、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相关人员联合验收现场签署吊装令后方可起吊,钢筋笼根据施工情况采用整体或分段吊装。

2、钢筋笼分段吊装宜采用冷挤压套筒、正反丝套筒或焊接。钢筋连接应连接牢固,分段吊装对接定位准确。吊装前应提前安装好测斜管、超声波检测管、墙趾注浆管等预埋件。

3、重点检查起吊扁担、吊环及钢丝绳、吊点设置位置等。吊装过程中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4、钢筋笼吊装控制下放速度,不可强行下放。

5、笼体吊装时,检查各类预埋管件,防止管内进入泥浆,堵塞测孔。

水下混凝土灌注

质量控制要点

1、导管安装管底距孔底0.5—1m,管口用隔水球塞住。

2、混凝土塌落度为180—220mm,和易性良好。

3、浇筑过程中需保持导管埋置深度2——6m,拔导管前使用测线绳测孔内砼面的位置,确定拔除导管的长度。

4、混凝土要连续灌注,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浇灌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0.5m。

6、地下连续墙浇筑时,根据幅宽确定埋管根数,混凝土辐射3m,导墙内泥浆液面距导墙面1m,防止浇筑过猛泥浆溢出导墙,为保证连续浇筑,混凝土罐车到场6车以上方可浇筑,两车同时浇筑,第一斗必须将料斗放满后两管同时开塞,同时罐车加快放料速度,及时将管底包住,防止泥浆流入管内。

桩身检测

质量控制要点

1、小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为检测桩身完整性,钻芯法检测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定或鉴别桩底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2、基坑围护桩一般只检测桩身完整性,可采用低应变法或钻芯法,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采用钻芯法,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

3、基桩必须对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两项参数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及数量要求参见«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4、对小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或Ⅲ类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适宜的方法验证检测。

5、钻芯法芯孔处理。当单桩质量评价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用0.5—1.0MPa压力,从钻芯孔孔底往上用水泥浆回灌封闭,否则应封存钻芯孔,留待处理。

针对大直径灌注桩以及地连墙施工难点,本公司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手推出一款灌注桩施工全过程安全保障的物联云设备——桩顶卫士”。其核心功能在于监控桩头质量、检测混凝土强度及预防超灌管理,彻底解决烂桩头隐患,通过事前检测+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思路,将混凝土灌注施工的安全防范举措由人为时代全面推向智能物联时代!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