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加强尿素产品外观品质的方案

2021-03-030

有条件的厂采用产品连续直接包装,减少在散库内存放时间,也是减少粉化的很好措施。在技术改造方面,实施了喷头改造、喷射器改造、加甲醛、成品过筛、改为机械造粒(大颗粒尿素)等措施,其中喷射器改造和加甲醛两项措施经多厂实践证明效果显著;喷头改造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原装置造粒塔高度限制等因素,使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大颗粒尿素粒径大、强度高、肥效好,是彻底解决尿素外观质量的措施,其良好的储存运输品质对目前许多厂尿素出口非常有利。但上此项目建设费用大、建设周期较长、运行成本也较塔式造粒高,且由于我国农民认识水平和消费水平限制以及国内掺混肥料发展缓慢、农化服务配套不完善等原因,大颗粒尿素在我国销售前景不甚明朗,在当前化肥市场疲软情况下,大颗粒尿素销售势头也不旺。因此,代表们认为,今后的市场应是大颗粒和常规尿素两者并存的局面,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已上大颗粒尿素的厂要搞好宣传和市场开拓,未上的企业也不必担忧,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施其它技改措施来解决尿素外观质量问题。

装置工艺运行情况。90年代投运的NH3汽提工艺和ACES工艺尿素装置通过加强管理、优化工况和技术改造,攻克原设计上的不足,消除瓶颈,达产达标的做法和经验,并研讨了目前还存在的有关问题。NH3汽提工艺装置普遍存在合成塔CO2转化率低,汽提塔换热面积偏小造成负荷后移,低压系统放空量大等问题。富岛NH3汽提装置在原设计中就对合成塔结构进行了改变,放置了12块塔板,且每块塔板的间距及开孔数不完全相同,分3个区域,从下到上塔板间距逐渐增加,开孔数逐渐减少。这种结构有效地减少了合成塔中物料返混,保证了停留时间,提高了合成塔的转化率和生产强度。合成塔转化率一般可达到61%-62%,比其他同类型厂高12个百分点。在这种条件下,通过摸索,认为降低氨碳比操作(从设计的313316降到312313)可降低中低压系统负荷,有利于系统稳定运行,降低消耗。装置运行了近4年时间,在氨碳比控制较低的情况下,高压系统的设备运行正常,未发现异常腐蚀现象。该厂的改造、操作思路值得同类型厂借鉴,锦天化等厂的改造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锦天化、建峰等厂通过合成塔塔板改造,解决了物料返混问题,使合成塔转化率提高。如锦天化在合成塔底部增加5块塔板,在新塔板下部增加了60mm高围堰,以保证塔板下部气相层稳定,防止气相走短路;并更换原10块塔板,改原塔板每块孔数相同为孔数由下至上逐渐减少,使汽液接触充分。这项改造使合成塔转化率提高了115%-2%左右,节约了大量蒸汽,缓解了汽提塔能力不足矛盾。此外,还进行了中压吸收塔塔板改造、中压尾气冷凝塔吸收方式改变(改膜式吸收为浸没式吸收)、增设尾气回收装置等,降低了中低压排放气中氨含量,降低了氨耗。在优化工况方面,通过进一步对氨碳比优化,降低水碳比,使合成塔的效率得到一定提高。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