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商用车不打价格战,内外销比例七三开

2021-03-121
    “我们的目标是出口和内销的比例三七开,中长期希望达到5:5”,3月20日,上汽商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蓝青松透露,上汽集团“十二五”期间的50万辆商用车的目标中,上汽商用车公司将承担1/5的任务。

3月21日,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首款产品将在下月上海车展上亮相,下半年将在国内外同步上市。

按照规划,上汽商用车公司将选择宽体轻客为切入点,看重的是利润高、门槛高的特点。蓝青松强调,将避开国内市场价格战、重销量的方式,而是选择“收购海外优质资产、高集成性短时间内打造优质产品”的做强模式,内外市场并重,以形成强势品牌。

宽体轻客切入

2009年10月,上汽商用车项目组成立,2010年3月上汽批准该项目组正式运作。随着公司正式挂牌,筹备近两年的上汽商用车公司,已经从项目建设阶段,进入公司化运作阶段。上汽有意借此弥补短板,成为均衡发展的综合型汽车工业集团。

上汽集团副总裁肖国普在上月的商用车品牌发布会上曾表示,希望尽快进入全国商用车销量三强。此前,上汽虽然位居全国汽车销售冠军宝座,但商用车的销量不足总销量的10%,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

蓝青松介绍,上汽商用车公司会选择宽体轻客为切入点,因为该类车型利润高,进入门槛也较高,上汽的目标则是做细分市场的领头羊。

“上汽将用红岩主攻重卡,南京依维柯主攻轻卡和轻客,大通将率先主打轻客,未来再逐步延伸。”按照上汽的计划,大通品牌商用车将涵盖重卡、轻卡、大中客、轻客的整车产品线。目前,上汽集团全新的自主品牌命名为“MAXUS大通”。

由于大通此前在海外市场已有根基,因此,从首款车开始,大通就将作为全球品牌销售。初期内外销比为7∶3,中长期则希望达到5:5。

业内担心,在上汽进入轻客细分市场之时,是否会与此前的“上南合作”相冲突。此前,南京依维柯已成为上汽重要的商用车板块。

对此,蓝青松解释,上汽的首款宽体轻客车将不会与南京依维柯直接竞争,而是优势互补,两款车在设计上并不相同,宽体轻客车采用的是全承载式车身设计。

对于上汽来说,除了生产宽体轻客的平台,集团已批准上汽商用车公司进行第二个平台的研发,而第三个平台的前期工作也已开始。

据透露,第二个平台并非宽体轻客产品,而将涉猎另一个增长最快的商用车细分市场。根据商用车公司的研发计划,第二款产品的排放标准将达到欧V。

“我们唯一担心的是技术太先进,市场一时之间还接受不了”,蓝青松说,“现在商用车竞争激烈的是价格,产品品质、服务、环保等整个业务链的竞争并不激烈。”

此前不久,国家刚刚推迟了商用车欧四标准的实施时间,动力总成技术一直是中国商用车的软肋,而国内商用车企业普遍采用欧Ⅲ的动力总成,以低价竞争为主。


参与价格战

“乘用车发展10年后,将迎来商用车的大发展时期,其中,轻客约会占商用车市场一半的份额”,蓝青松认为,这是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中可以预见的,而目前国内商用车市场竞争还不充分。此外,虽然乘用车销量增幅下滑较快,但商用车仍保持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月份,乘用车市场增幅大幅下滑,宽体客车细分市场却增长40%以上。

“国内商用车市场的竞争激烈仅仅局限于价格竞争,上汽则想避开这个竞争怪圈,在产品质量和安全环保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再决高下”。蓝青松表示。

他认为,国外的商用车技术含量非常高,而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商用车只是解决了基本需求,给国内客户提供的服务技术和水平还不够。

在蓝青松看来,上汽的商用车公司要以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品进入市场,尤其要满足商用车消费者对于安全和环保的重视。

为此,对于未来的规划,上汽选择“通过收购海外优质资产、高集成性短时间内打造优质产品”的做强模式,先做强后做大,打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最终形成强势品牌。

业内认为,这一策略与其他商用车企业注重销售量和合资模式不同,需要更多的资本和产品实力。

肖国普表示,新成立的上汽商用车公司将整合优势资源,成为上汽的自主品牌,有别于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红岩依维柯等上汽此前的商用车公司。他透露,在轻客车型之后,大通品牌随后还将发展重卡、轻卡、大中客等商用车的全系产品。

为此,集团已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研发、制造、营销、采购等团队,构建了完备的流程体系,并建立了国内商用车行业领先的生产制造基地。

对于今年的销量预期,蓝青松则表示,“车型要下半年才上市,预计今年的销量不会很高。”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