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孟浩然朗诵(初秋孟浩然全文赏析)

2021-09-161

关于作者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诗歌赏析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今天也借这首诗跟大家说下山水田园诗这一独特的诗词类别。
  我国诗歌有两大源头,一个是《诗经》,一个是《楚辞》,两者合称“风骚”。在这两大源头中就有很多描写田园或者山水的诗篇。但当时的田园诗更多描写普遍真实的田园生活,例如《诗经》中的名篇《七月》(近期发),诗篇更多展现生活状态,与个体情感志向的联系并不密切。直到东晋陶渊明,才将田园生活与自身审美融为一体。所以我们称他为田园诗人,而非山水诗人。

山水诗兴起于南朝,那时许多士大夫都认为隐逸是志向高远、品格高洁的表现,加上玄学盛行,文人便纷纷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大自然中,形成了雅好山水的社会风气。引领潮流的是谢灵运和谢朓,他们将着眼重点从田园扩展到大自然,成为山水诗的开创者;后来何逊、阴铿以及初唐很多诗人都往这个方向发展,山水诗逐渐成为了最常见的题材。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