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做家务的注意事项与细节

2021-04-161

让孩子看着妈妈的动作,跟着学习怎样做家务,其实是一个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那么对于爱帮忙父母做家务的孩子在帮忙的时候父母应该如何去帮忙引导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引导孩子做家务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到你。

引导孩子做家务的注意事项

1.有耐心

刚开始时,可能会桌子擦得不够亮,袜子洗得不够干净,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积极地参与了劳动的过程。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就抢过来自己做,而是告诉他怎样才能做好,在引导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2.不吝赞美和鼓励

在孩子完成家务的过程中,我们要不吝赞美,还可适当地给予一定鼓励,比如每完成一项家务就奖励一朵小红花,当小红花达到一定数目时,就可以满足他一个合理的愿望。

3.做好榜样

想要让孩子做家务,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做家务时要不要抱怨,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同时,家长自己做家务的过程,也是给孩子的一个很好的示范,让他们知道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4.不要强迫

虽然我们鼓励家长让孩子做家务,但也不能采取强迫的方式,要给他们留一点选择的权利,比如可以允许先玩游戏再收拾房间,但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收拾好;比如可以选择洗衣服或者拖地。

5.合理安排任务

对于孩子来说,一直重复做某件事容易感到乏味,因此可以更换家务内容,比如这周末和妈妈一起整理房间,下周末就和爸爸一起整理花园。同时,还应根据孩子性别分配不同的家务,比如可以安排男孩和爸爸一起洗车,女孩就可以帮妈妈折衣服等。

孩子做家务的意义

1、帮助孩子练习动作技能。

不同的家务可运动到不同的部位,叠衣服可练习到小肌肉,擦地板则可运用到大肌肉。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做家务看起来似乎只是简单的重复性动作,但让孩子先从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做起,再扩展到其他家人,从小学着为家中尽一份心力,便可培养出责任感。因为家务本就是家中每个人的共同责任,整理自己的东西更是责无旁贷,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责任参与整理和打扫。

3、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还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虽然年纪还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从中获得自信。

4、培养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刚开始学习做家务,一定有做不好的时候,但是妈妈不需要着急,在练习过程中,孩子会观察妈妈的做法,妈妈也可一步一步地进行示范讲解,让孩子通过模仿妈妈的动作来完成家务,这样能让孩子思考“怎么做才能做得好”,进而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让孩子练习分类与收纳。

家务中除了常见的打扫、清洁外,也包含了许多收纳整理的部分,这个部分可让孩子练习分类与配对等收纳能力。例如袜子手套要一对一对地折在一起,还要将衣、袜、裙、裤等衣服根据属性放进不同的抽屉。

孩子不愿做家务的原因

1、强制的责任让孩子变得逆反。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做一些事情,最好用夸奖、认同、支持和鼓励等情绪来代替“责任”这类有压力的词,如果我们总是使用家长权威,孩子可能在长期的强制下会变得拒绝甚至逆反。

2、孩子的成绩遭到轻视或者否定。

我们在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的时候,总免不了担心孩子会帮倒忙。这种担心无意识地通过我们的语气和态度以及不耐烦透露出来,让孩子觉得他们的帮助是不重要的、附加的。比如,孩子动作慢一点,我们就会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尤其是当我们着急的时候,总是说:“算了,让我来吧,这个你做不了!”甚至我们在帮孩子们整理他们乱七八糟的玩具时,也会在他们面前展示出:你看我比你快多了。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