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7725A型电火花线切割机操作技巧及加工工艺分析

2021-01-201

DK7725A型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是杭州无线电专用设备一厂生产的中型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坐标工作台行程:横向320mm,纵向250mm,自动化程度较高,功放管选用新型的功率器件VMOS场效应管,这种功率器件的*大优点就是开关性能好,开关速度达毫微秒级。由于加工时应力和切缝很小,加工轨迹和间隙能得到微型计算机的有效控制,加工精度较高,电源保证了在精加工时(Ra2.5pm),加工生产率20mm2/min,在粗加工时*高生产率在70-90mm2/min,加工的*高厚度200mm,变频跟踪灵敏。但是该机床在加工些复杂类型的模具和工件时,如果切割加工工艺技术和技巧不合理,加上机床本身的零部件磨损和精度降低等因素,尽管加工参数选取合适,也不能高效地加工出质量好的工件,严重影响切割速度,甚至导致加工产品达不到工艺要求,因此,必须对线切割加工的各种工艺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

1切割厚度大于40mm、长度大于150mm的棒料工件加工此类工件,要求进给系统保持稳定,严格控制烧丝,保证良好的导向机构。例如,加工00mm,i为170mm的棒料件,当从外径中间1/2处切开时,由于此类工件粗而重,装夹不便,很容易造成切割面倾斜,甚至夹丝、断丝,为此,加工此类工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由于工件装夹形式对加工精度有直接影响,因此,装夹此类工件时,应尽量将压板压至偏向棒料两端,压入点应对称倾向棒料中心,以增加工件在切割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因工件转动而出现切割面倾斜质量问题以及夹丝、断丝现象,并且注意工作台标尺位置,使切割范围在工作台的行程以内以及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工作台运动方向的致性。

加工初始(5mm)位置和结束位置(5mm)阶段,由于电极丝易抖动,工作液浓度高,应增大脉冲间隔,降低加工电流,般取在2A以下,功放管开放2只,防止棒料两端材料内部处理不当存在砂眼而发生夹丝等现象。当加工至中间位置即加工稳定后,再相应缩小脉冲间隔,将加工电流提高至3-4A,电压取至80V左右,功放管开放3-5只,以增大排屑能力,提高切割速度。

在整个切割过程中,由于切割距离较长,加工时间长,工作液的循环应保持畅通,应随时观察工作液箱液面高度和工作液浓度,否则由于工作液供应不足,将引起加工过程中放电火花引起事故或断丝。

切割时,注意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摆动幅度大小,以便急时调整加工参数,确保加工质量。

加工前应调整好钼丝垂直度,调整好钼丝张力,使之张力小些,丝径应选0.16mm或少0.18mm规格,以提高切割速度。由于该机床MD-1d脉冲电源控制柜功放管功率较大,根据加工经验,在新钼丝切割时一般开3-4只功放管,以确保加工的稳定性。

如何保证大厚度、小余量工件加工质量为了节省材料,经常会碰到加工坯料没有夹持余量的情况,由于工件质量大,单端夹持往往会使工件造成低头,使加工后的工件不垂直,致使模具达不到技术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采用正确的装夹方法。可在坯料边缘不加工的部位加块托板,使托板的上平面与工件台面在一个平面上,如所示,方能保证加工切割面垂直。

切割机床使用时间较长,丝架导轮、轴承磨损程度均较严重,储丝筒外圆直径较小以125mm),加工厚件时,切割速度低,加工参数较小。若采用传统的保守加工方法,将其降低进给速度,减小脉冲电源参数,反而容易造成短路、断丝,切割速度降低。所以,为防止短路、断丝,不能用降低进给速度和减小脉冲电源参数的方法,而是要合理加大加工参数,以提高机床的切削力。脉冲参数与脉冲间隔般取在1:4-1:3之间,将功放管只数增至4-6只,切割电流保持在3-4.5A左右,将变频进给旋纽调至2-3档,这样不仅提高了机床切割速度,加工质量也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断丝几率。

针对本机床切割速度低特点,在切割大厚度,小余量工件时,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可在工作液中加入少量洗涤剂和皂块,可成倍提高切割速度。这主要是工作液中加入了洗涤剂和皂块后,工作液洗涤性能变好,排屑增大,改善了间隙状态。另外,加工初始位置和结束位置阶段,也应减小工作液冲力,防止由于工件装夹面积较小,在自重和液体冲力作用下(当夹具螺母滑丝工件未夹紧)工件发生转动,断丝、夹丝现象。

由于该类工件厚度较大,应尽量选取丝径较粗的钼丝,以增大承载电流强度能力,提高峰值电流,提高脉宽,增大放电间隙,从而提高排屑条件,确保切割面质量。

切割正五边孔和六边孔的薄件由于该机床变频非常灵敏,尤其是在切割同工件或改变方向换边切割时,经观察极容易造成变频速度变化,从而造成进给速度超过或滞后于切割速度,切割面黑白条纹间距粗且呈倾斜状,针对这类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线),注意观察变频进给*佳速度,电流表指针摆动应小,并记住变频数值和加工参数值。

在切割轨迹进入正常途径时,可根据切割质量相应对变频参数进行合理调整,即将变频旋纽调至卜2档,以减小短路、断丝发生,改变过去那种切割同一工件,变频调整后不再重新调整的传统做法,从而使切割过程高效而稳定。同时提高丝的张力,取较小的加工参数(较小的峰值电流和较小的脉宽),脉宽/脉间比取在1:3左右。

在装夹方面,尽量采用将工件叠加装夹且采用对称压板压紧毛坯料,否则,单边压入,由于工件装夹压力不紧、切割中受力不均等作用,造成工件变形,翘曲、移位等,从而影响加工质量。

工作液喷水应集中射向切割点,液柱包住钼丝,液体喷力不能过大,以防工件发生位移。

操作不当导致工件报废实际加工中,往往由于操作者的粗心,人为造成操作不当或工件定位装夹基准选取不当而导致加工"工艺路线出错"、"形状轨迹出错"和断丝、烧丝等故障,从而引起工件报废或质量差。引起这类故障,主要有下面几种原因:工作台移动过程中遇障碍物阻止工作台沿规定轨迹作正常运动,迫使工作台改变原来的移动方向,造成工件报废或加工质量差的后果。

在加工过程中,当关掉钼丝移动开关使钼丝停止移动时,随之工作台也停止相对于钼丝的轨迹运动,切割停止。此时若没有关掉"FEED"旋纽时,机床工作台进给系统(FEED)并没有脱机(仍处于进给状态),此时计算机控制系统仍继续执行原定的加工程序作不间断地连续运行。当再次恢复切割加工时,工作台实际运动轨迹则按当前计算机控制程序作相应的轨迹运行,从而造成加工件尺寸、形状或工艺路线出错。、为加工一长方孔工件的加工工艺路线,所示为"正确加工工艺路线",所示为"加工工艺路线出错"状态,0点为加工起始点,工件长度方向没有加工到所要求的标注尺寸(100mm),工作台运动轨迹提前在P点处发生加工路线改变(a)正确加工工艺路线1(b)正确加工工艺路线2正确工艺路线(a)加工工艺路线出错1(b)加工工艺路线出错2工艺路线出错方向而造成工件报废的后果。

出现以上现象,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①根据具体加工条件(工件材料、形状和不同加工工艺)相应调整合适的加工参数,注意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摆动情况,以确保高效稳定的切割大厚度、长距离方孔工件。

选用丝径较大的钼丝,增大钼丝承载电流强度,以确保加工质量,减小断丝、烧丝现象发生。

错"时,首先应停止钼丝运动,将丝抽出来,关掉"高频"放电开关,将"FEED"开关键和"CETN"开关键打开,再选中"回加工起始点"菜单并按确认键,重新将钼丝穿孔对工件找中心后开始加工。

实际加工时应正确实施机床的操作规范和步骤。例如,型腔加工时应首先对加工件进行程序编制,根据加工条件选取丝径大小,并对工件选取正确的装夹形式,在对"选项设置"菜单中的"偏移补偿量"进行设置后再对加工程序进行"自动编程"、"图形显示"、则,加工件将出现质量误差或达不到工艺要求。另外,加工开始之前,检查工作台切割路线是否有障碍物等,确定无误后方可开机重新加工。

所以,切割加工过程操作一定要细心规范,当加工中需要停机时,应采用暂停功能键Ctrl+F3,此时计算机系统程序则被控制,避免出现的情况。当恢复加工后,工作台进给运动轨迹将与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作等时间同步运动,确保了加工质量。

降低断丝几率的途径和措施有许多初学者在装好丝后,尤其是装上一盘新丝后,往往在切割开始几分钟内就发生断丝,针对这种现象,切割加工时应注意下面几点:刚开始切入工件时,加工参数应取较小值,丝速应调至3-5m/s以下,待切割稳定后方可逐步提速、增大加工电流,使之有助于改善进液和排屑条件,但丝速不能过高,否则将导致储丝筒正反向走丝换向频繁,使有效时间减小,反而影响切割速度,甚至加大断丝几率;切割结束时,应降低加工参数,防止切割部位靠自重而夹断电极丝。

对于切割速度要求高或切割大厚度工件时,工作液的浓度应减小,根据经验一般约为5 %-8%,同时增大冷却液流量,这样切缝中的堆积物容易被工作液带走,使其排屑畅通,增加了加工的稳定性,降低了断丝发生几率。

绕丝时应降低走丝速度并注意丝重叠现象发生以免引起后患。对于一般机床更换新丝后,在工作2-4h后则应紧丝一次,当丝径磨损程度比新丝直径小0.3-0.05mm时应更换钼丝,而DK7725A型机床则应在机床工作卜3h后紧丝一次,在机床工作48-56h后则应更换新丝,以确保加工质量。

切换电压时,要在加工前选择好,或者等储丝筒在换向的瞬间切换,不能在加工中切换,防止开关接触不好造成短路、或其他因素而烧钼丝。

停机时应严格按顺序关机,先关高频脉冲电源,后关工作液,让电极运行一段时间,并等储丝筒反向后再停走丝,然后关掉总电源,擦净工件及工作台面。

切割加工中,环境温度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一般室内环境温度不能40*C,当温度太低或太高时,由于冷缩热胀作用,有可能使"丝杠间隙"发生变化,影响到放电加工的稳定性,造成断丝,加工精度降低。为此,在夏季要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冬季在保持*定室内温度情况下,也要注意通风,保持无污染,对人体无危害,确保操作人员的身体健(下转第62页)制定并实施品牌发展规划,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强新品开发、商标注册、名牌申报和认证等工作,努力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创造更多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不断提高"余姚制造"的知名度。

3.3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抓好科技研发人才和技术工人这两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方面,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的作用,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抓紧培养大批技能过硬的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另方面,要通过落实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环境,采取到中西部地区集中招聘、开展"校地合作、建立创业中心等多种方式,进一步畅通引才渠道,加快引进一批紧缺的高级研发、管理人才。此外,积极发挥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强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条件成熟的企业可以自己建立技术研发基地。

拳活*眷活(上接第49页)康和切割加工的正常进行。

导轮、导电块、断丝保护块表面及上下线架槽内应保持清洁,及时将工作液、电蚀物清除掉,以免引起短路等故障。

结论从DK7725A型线切割机床实际操作出发,在加工不同工件时,对工件的合理装夹方法、切割速度和加工参数以及操作规范的合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这些方法和措施对提高线切割加工质量,降低断丝现象具有良好的效3.4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企业关系,加强企业间沟通合作模具园区布局应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于新进区的企业的选址也要明确是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注意新老企业的生产和工序联系。鼓励和帮助上规模企业进行企业组织结构改革,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终成为面向社会、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并在条件成熟时走联合之路,或发展产学研、科工贸相结合的实体。帮助企业建立信息网络,通过组织展览会、交流会、文体活动等各类活动,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