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情不自禁的理解与意义)

2021-10-041

成语“情不自禁”最早见于南朝刘遵的《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意思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南朝沿袭自东晋,自420年刘裕废掉晋恭帝始,至陈后主589年投降于隋而终,历经170年。这百多年间划江而治,保持了汉民族文化传统,在晋到隋之间黑暗的数百年间保持了华夏文明的延续。虽政权更替频繁,但人民生活还算安定,读书人在书画、诗文上的精力投入更多,创造出灿烂的文艺硕果,为隋唐全面复兴奠定了文化基础。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令之一,历代为文人吟咏的主题。当时南方民俗显示,七夕当天晚上,妇女们都以彩色线穿七孔针,并在庭院中陈列瓜果乞巧。

现代人对适婚女子的评判多把颜值身材放在首位,不过过去很长时间内,女子的贤德确是最重要的。想想也是,传统婚姻中,男女结婚当天都不曾谋过面,颜值纯属幸运抽奖。而对于家庭、家族的繁盛,女子德行自然更重要。女德中,不说那些腐朽摒弃的内容,女红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手巧不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刘遵的《七夕穿针》全诗为:“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意思是说:女子在七夕的夜晚徘徊,皎皎月光勾起女子的情思。抽一缕丝线,借着月光把针穿好。这应该是民间凡人的小确幸,看着自然而真实。

七夕的起源有很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以年轻女子为主角的传统节日,殊为少见。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先有天上星宿崇拜,又衍生出对天上女神的祭拜,由凄美的牛郎织女故事作为升华,构成完整的节日内涵。

有意思的是,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日子意外的讨巧,那时其特殊含义还没被开发吧,现在来看,当下创造的这个日子的浪漫含义与七夕完美融合在了一起,也许是种天意吧。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