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企业应怎样度过经济转型期?

2022-04-210

 我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特别重视调结构、转方式,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上。其中一些政策措施,例如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在不断加大,对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一定影响。

  “尽管经济增速回落,但政府显然是意识到这种增速的适当回落是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的,所以尽管在回落,也还是很冷静地坚持调结构、促改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从长期来看,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对于二季度经济增速的回落,专家学者也认为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区间向中速增长区间的平稳过渡中。事实上,种种迹象表明,今天的中国经济,正在转型道路上加快前行。而在这条道路上所遭遇到的阵痛与摩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

  这样的阵痛还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而且在某些时点上这种摩擦和矛盾还会比较激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指出。

  在这样的阵痛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所有企业一样,在过去的十年中,工程机械企业不断跑马圈地,扩张自己的战略地盘。然而,这种过于激进的发展策略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加快其发展速度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隐患。

  屁股决定脑袋:一哄而上致产能过剩,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高额利润率,也被众多投资方所眼热,中国重汽在青岛投资建立海斗事业部,生产挖掘机、矿用车;第一大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在合肥,成立熔盛机械,打造万台挖掘机生产线,进军挖掘机产业和旋挖钻机产业;汽车名企奇瑞重工进军农业装备和工程机械行业,奇瑞迪凯重科品牌重塑;专注挖掘机、叉车、矿业车生产销售。

  自相残杀、一哄而上,这是中国人做事情典型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模式也工程机械行业山头林立,企业明里暗里角力争斗,从隔空微博对骂,转向推介会场两帮肉搏。

  挖掘机、装载机、叉车、旋挖钻机、摊铺机、压路机、铣刨机、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产品的产能过剩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通病。以挖掘机为例,据统计,中国挖掘机生产企业的规划年产能约60万台左右,但2012年全年的总销量还不到12万台,而挖掘机市场的年销量预测到2015年也就15万台左右,僧多粥少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恶性竞争。

  鉴于此,相比前十年不顾一切拼增长,当前工程机械企业更重要的任务是控制财务和库存风险,包括控制信用销售、加强回款并降低库存。同时,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工程机械企业需要采取新的经营模式,并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获得新生。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