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鼻窦切割钻和微波切除部分下鼻甲对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的影响

2022-03-210

电动鼻窦切割钻和微波切除部分下鼻甲对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的影响杨静1柳1曹志伟1目的:探讨电动鼻窦切割钻(HUMMER)和微波切除部分下鼻甲对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理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HUMMER切除部分下鼻甲组(HUMMER组)和微波切除部分下鼻甲组(微波组)各20例,无鼻腔疾病的健康对照组10例。每例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取材,健康对照组任选5例取材。每次取每个研宄对象的下鼻甲黏膜,分别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所有患者取材之前用糖精试验测定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结果:①HUMMER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MTR分别为(3.63±0.43)、(6.09士1.19)mm/min,术后6个月与术前、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电动鼻窦切割钻;微波;鼻甲;纤毛清除系统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沈阳,110004)下鼻甲黏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的数目、形状和运动功能都直接影响下鼻甲的功能。纤毛的振动可以推动黏液毯向后不断移动,对清除变应原和微小异物有明显作用〔〕。纤毛数量,摆动的幅度、频率和相互间的协调有一方面或多方面异常,则正常清除功能发生障碍会促成炎症的发生2〕。炎症递质也对鼻腔纤毛的功能有一定影响。由此可见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是鼻黏膜抵御外界物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鼻腔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方法多种多样,下鼻甲电动鼻窦切割钻(HUMMER)和微波治疗下鼻甲肥大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普遍的手术方式。2种术式术后效果通过检测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等客观指标来进行评估少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的术前、术后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的测定以及鼻腔黏膜形态学上的观察,为临床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切除部分下鼻甲组(微波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8~ 52岁。2组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诊断标准参照⑷;②排除急性鼻炎、鼻腔良恶性肿瘤患者;③排除变应性鼻炎患者;④排除由腺样体肥大等引起的鼻通气不畅患者。选择无鼻腔疾病的10例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男5例,女5例;年龄9~ 1.2手术方法在鼻内镜直视下行HUMMER或微波切除部分下鼻甲手术。HUMMER:自下鼻甲垂直部到下鼻甲前端沿下鼻甲游离缘切除下鼻甲下面及外侧面;微波切除部分下鼻甲手术:将探头接触下鼻甲黏膜肥厚处逐渐由前向后给予辐射,功率为35W,每治疗点定为2~3s,以治疗区域黏膜变白、边缘清楚无出血而形成痂皮为好。

1.3取材每种术式每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取材;健康对照组随机选5例在鼻内镜下取材。每次取每个研究对象的下鼻甲黏膜,取材部位详细记录,避免同一部位重复取材。

1.4实验方法观察。每例患者取材后标本分为2块,其中一块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片厚3Lm,苏木精M尹红染色,Olympus光镜观察。第2块组织用2.5%戊二醛和1%饿酸双固定,梯度乙醇脱水,临界点干燥,离子镀膜,日立S450扫描电镜观察。

1.5统计学分析0统计分析软件。健康对照组、2种术式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2种术式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对应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2.1糖精试验结果HUMMER组和微波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MTR结果比较见表1.健康对照组MTR为(6. 20士0.68)mm/min,与微波组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表1HUMMER组和微波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组别例数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微波组20 2.2光镜观察结果健康对照组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丰富密集,排列整齐,方向一致,杯状细胞数量不多,基底膜较薄。HUMMER组和微波组术前鼻黏膜上皮纤毛减少,排列紊乱,杯状细胞多,基底膜明显厚,部分患者鼻黏膜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化生为单层立方上皮,可见到无上皮覆盖区(、2)。HUMMER组术后3个月鼻腔黏膜超微结构开始恢复,纤毛数量明显多,排列略整齐,杯状细胞减少,基底膜较术前变薄但仍比正常厚;术后6个月鼻腔黏膜结构基本与正常一致()。微波组术后6个月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大部分化生为鳞状上皮,纤毛缺失较明显,杯状细胞几乎不可见()。

2.3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健康对照组纤毛排列整齐,方向相同,粗细均匀,长短一致。HUMMER组和微波组术前扫描电*0①糖精试验。fcTSic②光镜及扫描电镜ublisi下表现为纤毛排列紊乱、缺失,长短纤毛黏、6)。HUMMER组术后3个月纤毛排列较整齐,方向一致,粗细较均匀,有少量短纤毛;术后6个月纤毛丰富密集,排列整齐,粗细均匀,长短统一()。微波组术后6个月纤毛融合,排列紊乱,长短粗细不均匀()。

3讨论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因术中易出血无法精确控制切除范围,术中切除过多易引起萎缩性鼻炎,切除过少又达不到治疗目的。下鼻甲外移术对鼻黏膜损伤较小,但较适用于下鼻甲骨上抬、鼻黏膜肥厚不明显的患者,对鼻黏膜肥厚、生明显的肥厚性鼻炎患者行下鼻甲外移术后常需要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开展,HUMMER切除部分下鼻甲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Christmas等研究HUMMER是一套专为鼻内镜手术设计的新型手术器械,有连续吸引、冲洗装置,随时将血液吸净,保证术野清晰,减少了器械进出鼻腔的次数,同时通过刀窗控制切除组织范围,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减至*小程度,减少了出血量。本研究结果表明:HUMMER切除部分下鼻甲术后3个月鼻腔黏膜超微结构开始恢复,纤毛数量明显多,排列整齐,且方向较统一,基底膜变薄却仍比正常厚,但MTR较术前没有明显改变(P>0.05),说明生理功能的恢复要晚于结构的恢复,这与汪银凤等的报道相吻合。术后6个月鼻腔黏膜结构基本与正常一致,纤毛丰富、密集、长短相同、方向一致,基底膜变薄,基本与正常一致。MTR与术前比较明显变快(P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m范围内的电磁波,其治疗作用主要为内生热和热外效应。微波的热凝固作用使肿胀的下鼻甲明显缩小,从而改善鼻腔的通气功能。微波切除部分下鼻甲术后6个月与HUMMER术后6个月相比,MTR明显慢于HUMMER(P2种术式的术前术后糖精试验和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的形态学观察表明,HUMMER可以快速、精确、安全地切除下鼻甲肥厚组织,术后愈合快,黏膜再生好,并发症少,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在术后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微波疗法术后鼻黏膜损伤较重,上皮化生,黏液腺受损较重,在解决鼻腔通气的同时,鼻腔其他生理功能受影响较重,恢复迟缓。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