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购为何买?西南地区新能源市场调查

2022-07-251

    9月7日,2021成都车展公众日的最后一天,在这期间,我们除了汽车产品相关的报道之外,也对当地市场本身以及行业未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海内外车企新品西部首发阵地、西南区域最大的汽车工业展,本届成都车展共展出167款新车,其中新能源汽车高达43款,吸引了130余个国内外汽车品牌参展,其中新能源车企超过15家,是历年来新能源汽车参展比例最高的一届。

  成都国际车展被誉为中西部车市乃至下半年全国车市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成都车展“新能源热”的背后,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如何?西南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真实消费水平又如何?


  但由于成都车展的延期,导致周六日既是媒体日也是公众日,9点左右各家车企展台活动陆续开始,不到中午热门品牌车型展台上就已经开始人头攒动了。虽然能够理解主办方的“难处”,但也能听到不少媒体人在吐槽,毕竟大批量的用户去感受新车,大大增加了部分媒体人的实拍以及选题执行的时间成本。不过优点是能第一时间抓取到消费者的信息,真正听取到消费者的建议以及想法。

  为此,我们在车展这几天,游走各个展馆、各个品牌,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进行访问,看看这些人此行主要是为了“燃油”车型还是“新能源”车型而来。

◆ 让你快速了解此次调查结果

1、共有30名成都当地消费者接受调研,男女各占一半;
2、00后占比36.67%;90后占比20%;80后占比20%;70后占比16.67%;60后占比6.67%;
3、此次主要看燃油车占比56.67%;看新能源车占比16.67%;两者都看占比26.67%;
4、选择购买燃油车占比73.33%;选择购买新能源车占比26.67%
5、核心理由:成都不限购,担心纯电动车续航以及日常充电问题等。

◆ 展馆内随机街采的路人
● 男女比例/年龄分布/从事职业

  其实在成都车展期间,我们在展馆附近街道以及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附近街道路口能够发现,在成都当地其实新能源车型整体覆盖度较少,更多的是燃油车在路上驰骋。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大力进军新能源领域,并且在更多商超地上建设品牌形象店,是能够获得不少消费者关注以及路上行人进店了解到。为此我们在成都车展每个展馆,不同品牌展台周围进行走访,随机采访30位路上行人并收集数据,供大家参考。



  在上面年龄分布数据图中能够看到,18-21岁、22-31岁、32-41岁、42-51岁及52岁以上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36.67%、20%、20%、16.67%以及6.67%。其中总男/女占比分别为71.67%和28.33%。

  针对受访者所从事职业方面,我们也进行了记录,从上述数据能够看到,公司职员占比最高,高达23.33%,其次是新晋职业――平台主播,占比13.34%。而在校学生、个体户、模特均为13.33%。而退休和其他分别占比3.34%和10%。



  说个有趣的现象,在受访人群中,个体户、公司职员、公务员以及退休的受访人群,更多是在与销售聊优惠、聊车辆性能以及感受自己关注车型的内外细节。而在校学生和车模更多的是去各个品牌展台打卡、做游戏,赢得一些纪念品,例如模型、玩偶等等。当然,还有更多的粉丝们去展台关注他们的“爱豆”实况,为“爱豆”增添人气。

☆ 受访群体中,主要看燃油车型or新能源车型?买燃油车型or新能源车型?


  在受访人群中,主要看燃油车型的占比56.67%,主看新能源车型的占比16.67%,而主看燃油+新能源车型的占比26.67%。而在最后决定购买阶段,拥有73.33%的受访人群选择购买燃油车型,而仅有26.67%的占比去选择了新能源车型。不过,各位请不要小看这26.67%的数据,毕竟像成都这种不限购额地方,还能有如此亮眼的销量数据,确实也代表新能源车型产品力的日益成熟以及政府/车企以及媒体的推广,让他们能够了解到新能源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其它选项中其实还有一部分全职太太,他们挑选车辆更多选择储物空间丰富、后备厢表现出色的车型,而选燃油车型还是新能源车型他们本身不是太care这件事。当然,有几位受访者表示,新能源车型更吸引她们的点主要是保养便宜且没那么多事儿、充电更经济以及后排地板更平,照顾小朋友更方便等。



  而除了全职太太们,还有一个“新兴看车势力”,便是学生以及一些年轻主播(受访中的几位主播均为游戏平台主播),在看例如领克03家族、广汽影豹以及名爵6等主打运动或者“轻跑概念”的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购车年龄的逐渐下探,更多年轻人买车不会顾及一家老小这个问题,于是,能够张扬个性、富有驾驶乐趣、可玩性强,同时价格又不是那么曲高和寡的产品,能够快速与他们产生共鸣。就像我们之前所谈到,中国品牌向上走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品牌!然而品牌的分量,在不同年龄层也是截然不同的。相比“80前”,90后甚至00后们显然更愿意接受新事物,对品牌的宽容度也相对较大。当下“国潮”之所以能兴起,与这种认知的转变不无关系。


  当然,这也不是单纯出现在燃油车型之上,也有部分年轻的受访者更加青睐纯电动车型,主要原因是外观酷炫、内饰设计个性,大屏可玩性高以及日常保养轻松省钱。所以,我们常说“得青年者得天下”,在年轻群体中实现突破,带来的不仅仅是当下的销量。只要产品能获得认可,伴随年轻人的成长,品牌粘性、品牌认知也会随之增长,并最终促成产品的向上突破。

☆ 受访群体中,考虑和不考虑新能源车型的主要原因?


  在车展内游走过程中,我们也咨询了一下不考虑新能源车型和打算购买新能源车的主要原因,其中不考虑新能源车型的主要原因是“成都不限购”、“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保值率”、“定价虚高”等。在这其中,除了成都不限购这个因素外,续航里程以及保值率成为受访人群中表示最多的两点。

  不过也有几位80后个体户表示,“虽然目前电动车可选择空间越来越多,但整体定价我认为虚高,相等对应的售价可以买到性能、品牌更优的燃油车。还有就是,虽然定价都不低,但保值率又十分吓人,这很难说服家人,让我去买一款纯电动车”。


  不过也有像上面我们提到的全职母亲以及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体户的受访人群表示,保养便宜成为吸引她们的主要就是日常养车实惠这点,而吸引年轻用户的更多是车内中控屏相比燃油车更大、可玩性更高,以及外观设计更加的Q萌时尚。


  以上为以成都为样本的西南市场新能源汽车消费调查,那么西南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实际是什么样的呢?翻开下一页,我们将看到真实的消费场景。

  西南市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西藏自治区五地,事实上,西藏可以说还没有启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一年只有两三百辆的实际消费,骑马不更环保吗:)?整个西藏自治区的汽车年消费量也仅在4万辆的水平,地域条件、社会经济生活实际等决定了西藏的汽车消费生态,所以以下分析我们“放过”这片净土。


  而其他地方,尤其是成渝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事实上是在走高的。今年前7个月,四川省新能源汽车消费44236辆,累计同比增长了165%,重庆消费25636辆,同比增长了323%,云南和贵州的同比增速也分别达到264%和256%,实际消费量分别为18526辆和11570辆。从年度走势看,2020年,西南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始提速。


  尽管销量绝对值在上涨,但是西南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总体上还是落后于国内市场,今年前7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总体渗透率已经超过了10%。而西南市场中,仅重庆市以9.25%的渗透率接近整体水平。而四川省的仅7.01%,云南和贵州更低,还在5%左右的水平徘徊。


  为什么重庆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能达到较高水平?因为重庆对新能源汽车有激励消费政策,从用户角度,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大部分收费停车场可以免费停车;新能源汽车不限号,交通管制的时候,新能源汽车享有与公交车同等通行权利;降低充电费用,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费用给予补贴等等。在运营端,对巡游纯电动出租车连续3年给予电池租赁奖励,对整车企业销售新能源汽车也有优惠价25-30%的补贴奖励。这些都对当地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起到了刺激作用。


  而同样是一线城市的成都,因为没有限行限购,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比例就比重庆低了不少,只有7%的渗透率,大大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成都市是国内汽车消费高地,2020年机动车保有量以542.7万辆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而新能源汽车方面,累计推广量只有14万辆多,这个数据与当地的汽车保有量相比,不值一提。

  在成都街头近年来已越来越多地能看到特斯拉、蔚来、理想的汽车,但是更容易看到的还是各种网约车平台和出租车公司新能源车。早在2019年,吉利汽车就拿下了成都市10000辆纯电动出租车的大单,车型为帝豪EV450。而目前成都市场销量最高的纯电动汽车是Model 3,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不到4000辆,其次是宏光MINIEV,7个月共2391辆的销量。


  放眼西南其他地区,纯电动汽车方面,以四川省的销量为最高,其次是重庆,而贵州和云南的年销量刚过万辆水平。而且,纯电动车的B端运营比例不在少数,从今年的数据看,重庆纯电动车的出租比例高达25%,四川的也有21.25%,具体到成都会大大高于这一比值。贵州纯电动车的B端消费比重则接近40%(39.24%)。


  在整个西南市场,目前销量最高的新能源单车车型是宏光MINIEV,排在其后的3种都是造车新势力产品,依次是Model 3、理想ONE和Model Y,而奔奔E-Star因为有重庆的地域优势销量排在了第5位。这一销量榜透露出的信息是,在消费相对滞后、无限行限购压力的的西南市场,更有新意的颠覆性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青睐,而凡凡不过如此的产品,很难占领当地消费心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成熟,消费者会将它看成一个新物种,消费诉求会与传统汽车有很大的区别,上面的榜单已经能说明这一问题。而车展期间我们对消费者的实际调查发现的――90后和00后购买新能源车的意向比例超过了57%――这一数据是有启示意义的,年轻人求新求变的个性化消费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新局面。而26.67%的受访者表示会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个比例也显示了当地的消费潜力,西南市场、尤其是成渝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将呈现整体向好的乐观趋势。

   编辑总结:

  无论是我们的实地调研,还是消费的走势,西南市场的新能源消费也已启动,但是整体上还是落后于国内整体水平。事实上,迄今为止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消费还是来自限行限购地区――今年上半年限购城市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了24.7%,而非限行限购城市的只有7.1%。而整个西南市场目前的渗透率只有5.4%,这一数值略低于202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从5.8%提高到10%的渗透水平,全国整体车市用了7个月的时间,西南市场的耗时显然要远高于此。

  从我们的调查看,新能源汽车在二三线城市的渗透也是大势所趋,但是非限购城市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还处于前期接触的阶段,也不是“非买不可”,在这类地区,新能源汽车会面临更严苛的消费检视,快速上量也将面临更多挑战。无论是大到整个西南市场还是小到成都,要成为新能源主场,显然还有挺长一段路要走。(文/汽车之家 周易 王静波)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