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智能化浪潮中有不少泡沫 合资车企具有天然优势

2021-03-023

文/ 腾讯汽车 杨光

“你们认为消费者真的需要某些智能化配置吗?”东风有限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陈昊反问在场记者。

8月22-23日,以“提速汽车智能化,打造行业新引擎”为主题的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在广州举行。

在他看来,当前整个智能化产业存在不少泡沫,甚至有些功能太过娱乐化,还有些很多企业则是为了卖技术而上技术。

“打个比方像微信上车这个事儿,我并认为所有消费者都需要这个功能。”

陈昊很赞同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的观点,智能汽车产业应当逐渐进入到一个冷静期,所有从业者也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按照东风日产对于智能化的理解,那就是如何用最少的成本带给客户最好的感受。

“智能技术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参数,而是通过对中国客户真实驾乘体验的关注,来提供更有温度的智能技术解决方案。”陈昊说。

以Pro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为例,东风日产在引入时便针对中国复杂多变的道路状况,进行了超过100万公里的本地化专有工况标定开发。

“国内开车经常会遇到频繁变道的情况,此时自适应巡航系统进行减速控制的反馈设定就显得非常关键,太慢,容易给车主造成不安感,太快,又会降低舒适感、”

陈昊表示,基于此,东风日产经过了大量市场调研并分析了中国顾客的驾驶习惯数据,通过增加车道线作为辅助判断依据,优化了系统处理逻辑,在前车刚进入车道时就开始减速。

在他看来,中国飞速发展的智能化浪潮中,合资车企具有天然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既了解全球趋势,也了解中国市场需求;既消化吸收跨国公司的技术,又能够发挥本地技术团队的优势,并整合全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来进行智能化创新。

鲜为人知的是,如今已有2000人规模的东风技术中心,是除了日本、美国、欧洲之外日产在全球的第四大技术中心,而它的职能也从过去的只做零部件的本土化, 到现在可以做整车的全流程开发。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智行+”车联系统已在日产、启辰品牌车型中全系导入,接入车辆累计已超过185万台,用户活跃率超过90%。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