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年会透露出宝马为中国准备的6个信息:数字化、碳中和担主角

2021-05-082

一群哨鸽飞过、几串糖葫芦叫卖、婉转的京胡响起……


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到亲民接地气,谁也不会想到这是跨国车企宝马集团的一场线上年会。其实每到年终岁尾时,按照惯例宝马集团都会召开一场发布会。这成为外界了解宝马这一年和展望明年及未来发展规划的最佳时机。今年宝马的2022年“迎新年线上年会”,以“家在中国”这一感性主题描述了企业的中国战略升级。


在今年年会上,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再次强调了中国市场对于宝马集团的重要性,并表示宝马针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包含数字化、碳中和等在内的规划布局。汽车预言家通过对这场年会进行梳理总结,来读懂这场发布会透露出的6大信息。





中国是宝马集团的第一大市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同时也是宝马集团的第一大市场。宝马集团董事,负责企业财务和中国事务彼得博士透露,宝马集团已经在中国服务了超过600万名车主,有超过2.5万名员工,运营着拥有约600家门店的大型经销商网络,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不断增长的本地供应商网络。


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宝马在沈阳生产基地总投资超过730亿元人民币,这是宝马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宝马在中国的四个城市设立了创新研发基地,形成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网络。




销售业绩方面,截止到2021年第三季度,宝马集团每三台汽车就有一辆交付给中国客户。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宝马在华销量约为66.96万辆,同比增长19.6%。其中,BMW和MINI品牌在华销量均同比增长近20%,BMW M品牌销量则同比增长近40%。中国市场销量在宝马全球销量中的占比已接近35%。此外今年1-11月宝马集团在华累计交付4.2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65.8%,截止目前已经实现在华交付超过13万辆新能源车,大幅领先奔驰和奥迪。这些销量数据进一步凸显了中德贸易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目标的推进,宝马也将企业战略与中国的“双碳”目标协调一致,不仅如此,宝马减碳目标贯穿汽车全生命周期—不仅关注车辆的生产与使用环节,而且包括整个产业链。对此,2022年,宝马将在沈阳和张家港落成三座全新或升级的工厂,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扩大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双赢伙伴关系,并且沈阳投产一款全新的纯电动3系。




为了更好的响应中国市场,宝马集团全面升级了“2025中国战略”。贯彻“中国优先”策略,充分考虑中国客户的期望及需求。与全球保持战略协同的同时,拥有足够的独立性,以快速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





两座生产基地——沈阳与张家港



年会上,高乐表示沈阳工厂是宝马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基础。资料显示,宝马集团自2003年成立华晨宝马以来,实现了,“宝马质量”与“辽宁制造”深度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数据显示,整车产量突破第一个100万辆用了12年时间,突破第二个100万辆用了3年时间,突破第三个100万辆用了2年时间。今年9月,最后第400万辆整车下线,百万产量的用时记录缩短至一年半。2022年,工厂扩建竣工投产以后产能还将进一步扩大,产品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经过18年时间发展,华晨宝马在辽宁累计投资超过730亿元,先后建成了全球首个5G汽车生产基地,欧洲以外最大的动力总成工厂,宝马高压动力电池亚太基地,在中国2020年汽车企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中高居首位,连续4年蝉联“国家绿色工厂”称号,累计实现产值超过1万亿元,吸纳就业超过2.1万人,每周产能约13000辆汽车。


数据显示,2020年,宝马采购总量达550亿元,其中60%在沈阳。在过去的15年中,宝马一直是沈阳最大的纳税企业了,仅去年纳税总额度就达到380亿元。根据规划,2022年,宝马将扩建大东工厂,并在铁西兴建一座先进的工厂。


而关于张家港基地,高乐表示,光束项目已经步入正轨。厂房建设、产品研发等工作如期推进。更多细节会在明年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宝马集团三大战略:数字化、电动化、可持续发展



高乐表示,数字“3”代表着宝马集团战略的三大方向:数字化、电动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快速的市场变化,宝马要强化与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


2020年,宝马完成了沈阳动力电池中心的二期工程,一年半时间至今已经累计生产动力电池超10万台。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宝马与宁德时代的密切合作。


此外,宝马集团携手所有合作伙伴在全产业价值链中推进可持续发展。目前正在与北京相关部门合作,试点通过“预约出行”方式舒缓交通拥堵的方案。




在今年6月,宝马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宝马集团可持续发展中国峰会上宣布了整体计划,并发起了“产业链绿色转型倡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宝马集团首次将财报与可持续发展报告合并,这是全球第一家将可持续发展成果与财务数据放在同等位置的车企。





宝马在中国的四个创新基地



宝马在中国,有四个创新基地:


其中北京研发基地是最大成立时间最早,主要负责车辆工程、测试和认证;


上海研发基地侧重于数字产品、软件开发以及与中国数字生态的链接。此外上海还有一支BMW Group DesignWorks设计团队,细微体察年轻一代客户的审美和需求;


沈阳研发中心专注于本土电动车开发和国产车型量产后的研发工作;


在南京宝马成立了宝马诚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领悦南京分公司,分别专注于车机端软件开发,以及企业IT系统开发。


简而言之,在中国的创新基地旨在将客户的愿望和需求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挖掘中国技术的潜力。





2022年将推5款纯电动车型





这五款纯电动车型具体来看:


创新BMW iX3在首个完整销售年预计销量可达2万辆,明年销售额会持续增加;


创新BMW iX重新定义未来豪华出行方式;


创新BMW i4将是电动驾驶乐趣的全新标杆;


明年将展示首款纯电动豪华旗舰轿车BMW i7;


明年将在沈阳投产纯电动BMW 3系。


到2023年,宝马集团将在中国推出约13款纯电动车型。2022年,作为“BMW网络领创项目”项目的一部分,将在城市中心试点“BMW i品牌店”。首批两家店面将率先落地北京和深圳。


目前,宝马在全国的约600家经销商网点中已有500多家完成BMW i业务认证。2022年,宝马将携手经销商在城市中心试点“BMW i体验店”,呼应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新体验需求。





一切举措围绕“数字化”与“碳中和”



众所周知,数字化代表未来智能发展,碳中和意味着低碳环保。在多数人看来这两者似乎关联性不大,但在宝马集团发展理念里实现了完美融合,通俗理解就是宝马通过加速“数字化”转型来实现“碳中和”发展目标。


在数字化开发方面,2019年宝马在北京成立了领悦数字公司,专注于创造无缝连接的客户数字旅程。目前,由领悦和宝马研发部门共同开发的My BMW App已达340万总用户,其中月活用户超140万。同时,为了打通线上线下的用户体验,宝马正在向全国约600家经销商推广“BMW网络领创项目”,通过软硬件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优化客户的品牌体验。目前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经销商完成了这一升级。


2021年,宝马的创新布局拓展到南京。首先,合资成立了宝马诚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利用中国本土软件力量深耕车载软件开发;同时,宝马又在南京设立领悦南京分公司,旨在为宝马在中国运营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提供敏捷、高效的IT研发及技术解决服务。此外,宝马集团还积极探索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目前已经和80多家专注车机数字化内容的中国企业签约合作。




在生产领域,华晨宝马的数字化工厂是“工业4.0”科技应用的典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下一代生产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全球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


2025年,宝马集团将推出名为“新世代”的具备全新架构的纯电平台。它具备完全重新设计的IT和软件架构、全新一代高性能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提供一个面向循环经济的新的可持续性发展基准,并将大幅度提升可回收材料的使用。“新世代”车型将是宝马在未来10年交付1000万辆纯电动车的关键驱动力。


在现场高乐分别提到了数字“2亿“以及”1.5”。数字”1.5”代表宝马集团是德国首家加入“企业雄心助力1.5°C限温目标行动”的汽车制造商。数字“2亿“是指2亿吨,代表宝马集团计划在2030年前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


为此宝马升级了可持续目标:2030年平均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19年降低40%。宝马将接受基于科学减碳倡议组织的监督,并在每年的企业财报中合并公布减碳成果。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