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道理简短(掩耳盗铃的启示和寓意)

2022-07-242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情急之下想到一个好办法: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抓住了。

掩耳盗铃讽刺了这个小偷的愚笨。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小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捂住自己的耳朵!为什么被人们嘲笑,是因为他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

生活中人在人际关系和各种经济互动中都是希望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福利,而这些所谓的理性都来源于生活对经验、知识,正是因为我们知识和经验对不足才对得失判断屡屡失误。而传销和一些会销骗术也是针对人对非理性利用对淋漓尽致:当你进入会场时,是震耳欲聋对音乐和狂热对现场气氛,让人做出非理性对选择成为“掩耳盗铃”者。

假设一种情况,你去商场购物看中了一件你心仪已久的衣服需要2000元,你正准备回家对时候发现在逛商场对过程中衣服丢了。你还会选择再买一件吗?

假设另一种情况,你正准备出门购物的时候,发现一条价值2000元的项链丢了,这个时候你还准备花费2000元去买那件令你心仪的衣服吗?

同样是损失了2000元,为什么我们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这是因为对每一个硬币对认识是不同所采取的不同的非理性选择。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想要提高自己判断力做出尽量多的理性选择,就需要多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多读书,看新闻,做一个尽量认知全面的人,避免认知陷阱,而不做理性的傻瓜。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