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

2022-06-281
    
  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近日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民生科技问题,集成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人们需求的民生改善技术解决方案,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为载体强化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

  “将科技与民生联系在一起,为科技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将科技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上,为科技的发展构建了一个新的‘坐标系’。”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民生科技取得巨大成就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科学技术是科技界的事,离自己很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技已悄然走进千家万户,并且与人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周元表示。

  事实上,目前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使人们生活上了一个台阶;纺织新材料的应用,让人们的穿着更舒适漂亮;互联网技术的推广,让人们颇感快捷、方便……所有这些都是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人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深切感受到科技就在身边,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给大家更多的益处和方便。

  生活改变着人们,也启示着人们,让人们切实感到了发展科技的重要性,强烈呼唤进一步发展科技,特别是“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民生事业加快进步,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周元表示,通过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我国在提高医疗健康水平、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民生科技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我国培育和发展了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绿色建筑等民生科技产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民生科技已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抓手;通过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培育了新业态,开发了新市场,创造了经济新增长点,增加了新就业,民生科技已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周元表示,“十二五”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等对民生科技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改善、防灾减灾等重大民生需求日益紧迫,加快发展民生科技已成为“十二五”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重点发展九大民生科技示范

  为促进“十二五”期间民生科技工作的开展,“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加快人口健康科技发展,提升全民健康保障能力;加强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能力;强化绿色城镇关键技术创新,促进城市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重点发展九大民生科技示范。

  在公众卫生和全民健康方面,结合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际需求,筛选疾病防治、卫生保健、民族医药、强身健体等先进实用技术,开展应用示范。遴选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进行临床评价、示范试用和普及推广。选择典型医疗单位开展电子病历、医疗信息集成、临床诊疗支持、个人健康信息管理等医疗信息化示范。

  在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研究方面,以人类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重大疾病为研究重点,依托优势临床单位开展多学科交叉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建立临床试验基地网络和临床研究技术支持和服务平台,开发评价和验证疾病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早期诊治、药物治疗、个体化治疗等技术和方法,大幅提升我国临床医学水平和转化研究能力。

  在中医药方面,重点突破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及中药质量评价等关键技术。建立有区域特色的中药研发共性技术平台。重点支持100余个常用中药材品种开展中药规范化种植研究和10余个中药材大品种的深度开发,开展8-10个新药品种的研发、30个传统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促进3-5个中药品种进入国际市场。

  在食品安全方面,加强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污染物高新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开展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科技示范;推动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监控与预警立体交叉网络信息系统。

  在生产安全方面,组织煤矿、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等高危行业事故预防、控制、监管、事故处置与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研究,选择典型企业、园区开展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应用推广与产业化。

  在社会安全方面,研究预防和打击重大刑事犯罪的刑事司法技术,信息网络安全与虚拟社会管理技术,社会治安管理与安全防范技术,信息化、智能化刑侦技术,火灾、核生化安全、反恐与突发事件预警、控制、处置技术和装备,开展科技强警综合示范。

  在防灾减灾方面,加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立体监测技术、预测预报、群测群防技术与装备研发;开发灾害应急救助技术装备;开展风险管理应用研究;开展防灾减灾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组织实施防灾减灾科技示范工程。

  在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范方面,在不同气候区选择一批典型城市(村镇),重点围绕绿色建筑规划与标准、绿色建造与施工技术、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改善和保障技术、绿色建材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成技术等,开展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的应用与示范,推动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

  在低碳与和谐社区示范方面,选择典型社区,开展社区低碳消费与节能减排、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社区养老与互助、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社区治安与防灾减灾、社区民主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应用示范。

  加强民生科技发展能力建设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做好这一点,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其中,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来改善民生是一个重要方面。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周元表示,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重要任务。一是科技主管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提高对民生科技重要性的认识,在科技优先发展战略中,既要重视国际竞争焦点领域和尖端科技,也要重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科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民生科技的迅速发展。

  二是加大对民生科技的投入,建立高效的民生科技投入机制,鼓励民生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扩散,特别是鼓励中央转制科研机构,在涉及民生的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公益性项目,政府要成为投资主体,并引导社会投资积极投向民生科技。

  三是加强民生科技发展能力建设。加强民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把培养健康、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领军人才作为重要任务;强化民生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家工作室等在民生科技领域的布局;加强民生科技产业化基地和园区建设,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要积极探索发展民生科技的新模式、新机制。加强民生科技服务机构建设,鼓励技术交易、科技咨询、知识产权、创业投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专业化机构服务民生科技产业,开展民生科技信息咨询和专业培训。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