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河家居商圈:一条街的“兼容并蓄”

2022-02-131
将原来卖建材的街坊小店组合起来建成大卖场统一管理,将外来投资者吸引到街道两边,十里河建材特色街以一种开放的态度迎接着八方来客。随着越来越多家居界的外来投资者到十里河寻求发展,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和消费者也在这条街道穿行。由小店到大卖场,再到分出层次的高中低端卖场,这条街道也见证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家居行业由单一的家具到泛家居的变化轨迹。

从小门脸老板到卖场商户

老林是十里河高力国际灯具港的一位商户,目前的主要工作除了招人管理好店面外,就是跟同行或朋友们喝喝茶,聊聊政策变化。“现在每天主要考虑的就是产品和人员的问题,因为用工难,我们几个同行经常聊到招聘的话题。但是相对以前,现在的工作可算是轻松多了,毕竟有大卖场统一管理,我们也有了发展方向。”

老林在灯具行业干了15年。10年前,他在十里河跟朋友合租房子卖灯具,为了能多赚钱,挂上自己销售的灯具后,又把房间的其他地方转租出去。“那时候屋顶挂的是这个人卖的,墙面贴的又是另一个人卖的”,回忆当前的情况,老林感叹说,“当时客源不多,销售压力大,吃了上顿没下顿,非常艰苦。”

像老林这样的情况在十里河并不算少数,据十里河家和家美副经理贾维广回忆,十几年前的十里河,街道只有9米宽,两旁的大卖场也还没有建起来,现在的民乐建材城原来是速冻加工厂、蔬菜加工厂。“其它的地方都是一些小门脸儿,卖什么的都有,还有民房、饭馆、仓库、村委会、照相馆、烧烤等,同时也有一些卖建材的,比如油漆、灯具之类。”

从冷清无人到车水马龙

如今十里河商业街上卖场林立,但二十年前却显然是另一番景象。家和家美家居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田耘回忆,从1999年8月新世纪家居广场开业到2000年6月家和家美入驻,这期间的经营并不乐观。“初创时期是非常困难的,马路上比较冷清,没有什么人,也没有什么车,我们把车开到60、80,整条街一脚油就穿过去了”。

与当年的冷清惨淡相比,如今的十里河,无论是步行、开车,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只要是在市场的营业时间内,街道上都充满了汽笛声和嘈杂声,繁忙的公交车、购买建材、家具的送货车,再加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堵车对这里的人来说已见怪不怪。目前,十里河商街总营业面积近100万平米,年流通额逾100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北京最大家居建材街。

田耘告诉记者,2006年这里已有了一些建材卖场。包括新世纪家居广场,当时已处于收盘状态;还有一个大洋路板材市场,就在今天大洋路建材城的地方,但是规模没有这么大,经营者也不是同一人;还有一个保佳市场,就是如今居然之家装饰材料馆的一部分,有一万多平米。

2001年9月,十里河家居建材街被当时的市商委命名为北京十大特色商业街之一,从此“十里河建材商业街”便走进人们的视线。接下来的五年,十里河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2年,闽龙陶瓷总部基地在十八里店乡的小武基路开业,将这条街的经营面积从三环上的十里河桥一直延伸到东南四环。2003年居然之家十里河装饰材料馆开业,到2005年高力灯具港开业,2011年居然之家又接手东方汇美,成立居然之家家居家饰馆,十里河建材商业街目前已为装修买家的必逛之处。

外来投资者和开放的村人

从2012年年底刚刚开通的地铁10号线B口出来,沿着大羊坊路东侧向东南方向走,如果当天没有治安巡逻的话,马路边上零零散散的民工,就会拿几块石头压一张白纸,纸上写着“刷墙”、“刮腻子”、“做涂料”……这些揽活的民工来自各地,他们中有的是抹灰的个体户、有的可能属于某知名装修公司、有的可能有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装修经验,借空闲时间低价揽些私活,赚些“外快”,成为十里河建材街一条独特的风景。

同样来自五湖四海的还有好几家卖场的老板,“民乐和美联天地属于当时乡里的企业,属于村民们自己办的企业。”据田耘介绍,十里河商业街的发展,与外来投资者紧密相关。比如十里河灯具城老板是温州人、高力灯具港的老板是江苏盐城人、奇石花卉的老板是陕西人、云龙金阁饭店的老板是广东佛山人,而大方茶叶城的老板是个由小摊贩起家的湖北人。

这些外来投资者的入驻,都与当时担任十里河村党总支书记的李华奎息息相关。当时北京别的地方都在卖地,但李华奎的口号却是“招商引资、筑巢引凤”,不仅不卖地,还要搞自主品牌,收租金,长期进钱。谈到李华奎,田耘回忆说,李华奎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有现代观念的人,当时田耘要租房子做卖场,李华奎却要求他先在一个礼拜内交500万元定金,“就像是一场对赌,做这样的决定是要有一定魄力的。”

大而全的家居采购福地

虽然目前有人认为十里河部分卖场过于老旧,发展过于杂乱等,但从目前的客流量来看,这里依然是买家具建材用品的淘宝福地。居然之家十里河店总经理韩光认为,虽然这条街有很多脏、乱、差之处,但仍具有其他商圈不可替代的优势,“这里规模大、品种全,从水泥沙子再到家具饰品,商品结构高中低端都有,所以从来不缺少客流。”

居然之家靓屋灯饰广场总经理苏红梅表示,十里河已经形成一个地域文化了。现在来看,它不仅仅是在北京,而且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周边的一些省市,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有很多外地的人也会到这里来购买建材产品。闽龙陶瓷总部基地董事长陈进林也认为,十里河作为建材商业街,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前来采购产品,“我个人感觉这条街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而对于商户们来说,最好的事情莫过于这条街道在家居业的发展能更长久一些,“现在就很好,我们都希望能够稳定一些。”一位在家和家美销售办公家具的商家告诉记者。而谈到对这条街道的期望,老林笑着说,交通太堵,但这也不值得再说了,经常有警察来维护治安,但也没彻底解决,“希望能稳定些,不要有大的变动就好。”

12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