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众泰重组背后的威马“关系”网

2021-02-250



作者 |张坤

编辑 |王鑫

来源 |汽车预言家


8月17日,*ST众泰在披露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透露,公司管理人已经完成接受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资料的工作。


在管理人规定的报名期内,有上海钛启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致博智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家意向投资人向管理人提交了报名材料。


更近一步的信息显示,三家意向投资人中,上海钛启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上海钛启”)成立于2021年1月,由上海德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德兆汽车”)和盐城君雅实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持股75%和25%,其中德兆汽车法定代表人杜立刚是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FO。


湖南致博智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致博智车”)成立于2021年8月,其股东为此前参与并终止对*ST众泰预重整的湖南致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致博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致博智车的幕后股东中出现了胡边疆的身影。而在外界眼中,胡边疆和吉利在湖南的业务有着或深或浅的关联。


面对外界对吉利、威马参与*ST众泰重组的猜测,吉利汽车与威马汽车接连发布声明称:“公司(吉利)并没有参与众泰重组”、“此为不实消息,威马汽车没有任何兴趣参与众泰重组”。


工商注册信息明确指向威马,涉事关联方明确否认。真真假假中,众泰重组背后,一张巨大的威马关系网开始浮出水面。





“不是威马 胜似威马”的上海钛启



根据企查查数据,此次参与众泰重整的意向投资人湖南致博智车,由致博投资和湖北拓普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湖北拓普斯)分别持有0.004%和99.996%的股份,而湖北拓普斯的幕后股东胡边疆则持有致博投资近38%的股份。




资料显示,胡边疆曾为浙江吉利美日汽车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在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担任高管,但目前两家公司都已经注销。此外,胡边疆还担任过猎豹汽车副总裁。




互联网资料显示,胡边疆在不晚于2015年就加盟了长丰汽车,胡边疆本人也多次以猎豹汽车副总裁身份接受媒体采访与出席活动。而自从长丰长沙基地被吉利托管之后,胡边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并未对外发声。


从可检索的资料来看,胡边疆本人并未持有任何吉利汽车关联公司的股份,而其也并未任何代表吉利履行出资人义务的履历。因此,胡边疆出现在众泰意向投资人背后股东,并不能说明和吉利的强相关性。


相比胡边疆与吉利之间的联系,杜立刚与威马之间的联系远远不是一封“不感兴趣”的声明可以撇清的。


企查查数据显示,此次参与众泰重组的上海钛启成立于2021年1月。由上海德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盐城君雅实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持股75%和25%。其中上海德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法定代表人杜立刚是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执行副董事长。




据接近威马创业历程的相关人士透露,杜立刚在威马创业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说沈晖是站在威马前台的人物,那么杜立刚就是威马幕后的关键先生”。



威马幕后关键先生——杜立刚


资料显示,威马前身是一家装配销售遥控器、汽车电子产品的企业。相比沈晖的“沃尔沃金字招牌”,杜立刚在汽车行业的履历并不算丰富。此前对外介绍中,杜立刚宣称自己和沈晖一样,在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的关键节点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不少吉利供职的老员工对外界表示,他们对这位入职吉利不到3个月的前飞利浦遥控器事业部全球成本控制总监杜利刚几乎没有印象,“难以回忆起他做过什么事情”。


在短暂的过渡离开吉利之后,杜立刚带领着从飞利浦出来的15个工程师,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历程,成立了苏州本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遥控器产业。“当时我们甚至做到了给国内多个一线城市的有线电视机顶盒遥控器业务的独家供应商。”杜立刚对此颇有成就感。


不晚于2012年,杜立刚开始带领团队涉足整车三电系统开发,并创办了一家领先全球的汽车三电企业,但遗憾的是这家企业名称至今未在互联网上有确切披露。随后的2015年,这家企业化身威马汽车的前身,被写入了威马汽车的简介之中,以此证明威马汽车的技术领先。



沈晖(左),杜立刚(右)


多位接近威马汽车的人士证实,在威马创业的过程中,沈晖和杜立刚“一前一后”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杜立刚早期在资本层面和产业发展层面战略布局,政府关系,商业谈判、并购,融资、内控、法务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威马至今的官方网站中,杜立刚也是和沈晖并列作为唯一的管理团队成员对外展示。


除了杜立刚之外,此次众泰意向投资人上海钛启背后还出现了盛丰、林玺炯、孙炎午、王蕾等一大批和威马汽车相关联的股东代表。


值得一提的事,盛丰为法定代表人的上海智阳投资,早在今年3月就作为众泰重组意向投资人被披露,后因种种原因,上海智阳投资放弃了对众泰的重组计划。在企查查最新的数据中,上海智阳投资有限公司拥有上海钛启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0%股权。


这些事实,显然不是威马“不感兴趣”的所谓一纸声明能够撇干净的。




相关人士就此判断认为,此次威马宣称对众泰不感兴趣的背后,无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威马出于某种不得明说的原因,暂时不能公开承认参与众泰重组,采取了先行否定的态度;另外一种可能则是杜立刚以个人身份和一些与威马相关联人士组成全新的公司参与众泰意向重组之中。





威马股东的新棋局:六安智梭科技?



根据企查查资料,此次参与众泰重组的意向投资人——上海钛启有两个股东,分别为上海德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盐城君雅实业有限公司。其中,德兆汽车由六安智梭无人车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智阳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君雅实业由吴楷和崔恒凤两大自然人股东共同投资。


六安智梭无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创始人和法定代表人为凌玺炯。


互联网资料,凌玺炯曾在数家国际知名车企担任过要职,此前曾担任威马汽车前瞻研究院副院长,拥有丰富的汽车行业经验。


而据官方资料,智梭科技是一家专注于L4级无人车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及运营的智能科技企业。该企业核心团队与技术源于威马汽车自动驾驶研究院、博世集团、麦格纳汽车科技集团等行业翘楚,基于坚实的汽车产业经验与工程研发能力,结合自动驾驶领域技术积累,致力于打造车规级自动驾驶产品,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落地。




另据12月18日,智梭科技无人物流车“RC ONE”量产下线仪式新闻报道:智梭科技无人物流车“RC ONE”是智梭科技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L4级无人驾驶物流车。




从工商登记的角度来看,智梭科技和威马并没有现实的股权交织。但智梭科技的背后,站满了曾经的威马股东,这让外界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企查查数据,该公司有两大股东方,一个是上海庚卢商务咨询事务所(有限合伙);另外一个是上海义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在上海庚卢商务咨询事务所股东方中,孙炎午、王蕾、杜立刚也参与了威马汽车的相关投资。




有行业观察人士表示,智梭科技像是一个从威马“孵化”的无人驾驶项目的落地产品。这个项目可能现阶段确实与威马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威马的一些股东作为原始投资人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不排除股东方有一些未来整合的深层次想法与布局。而在智梭科技背后,关键的人物可能还是杜立刚。


无人驾驶一直是威马所谓的核心技术主题。无论是号称W6国内首款无人驾驶量产车型还是智梭科技宣称的L4级量产无人车。未来无人驾驶也一定是威马运作的一个核心题材。




上述人士认为,对于智梭科技而言,所开发研究的无人驾驶产品当前仍然是一个小众化的场景应用,重组*ST众泰的现实动力并不足。除了摆在面前的A股壳资源之外,智梭科技应该没有其他的资源诉求。“但不排除重组完成之后,组合将其中的一些资源二次打包整合,或者转让给威马”。





威马股东重组众泰的三种可能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新能源电动玩家,威马汽车始终以新能源造车第一梯队玩家自居。不过在外界眼中,威马和蔚小理之间的距离正在快速拉大。


最新资料显示,7月威马终端上险数仅为4141辆,同期理想小鹏蔚来纷纷跨过8千辆大关。即便是走亲民路线的哪吒,也创造了6千余台的交付。而在2021年上半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为1.56万辆,而同期“蔚小理”分别为4.19万辆、3.07万辆、3.02万辆,哪吒汽车为2.11万辆。




从销量上来看,威马汽车已经明显脱离第一梯队,而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和零跑汽车也在拼命赶超,威马汽车已经开始“落后”。


不过相比起销量,威马被质疑的还有迟迟上不了的科创板。作为新势力的一员,与蔚来、理想和小鹏等通过美股和港股上市不同,威马的目标是成为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国内新势力车企。


2021年1月,证监会上海局网站上公示了中信建投关于威马汽车上市辅导工作总结报告,威马汽车已于2021年1月底完成上市辅导。报告中指出,经过此次辅导,威马汽车已完成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报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准备,并计划登陆科创板。


2021年4月,媒体援引知情人报道,威马汽车已暂缓在科创板IPO的申请。据报道,威马汽车在科创板被质疑科技含量不足,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并不高,再加上连续的巨额亏损,以及上市材料在审查中出现不少问题,致使其在科创板上市之路遇到诸多坎坷。针对以上报道,威马汽车回应,目前上市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具体情况请以上交所公示为准。不过,2021年已经过去7个月的时间,而威马汽车登陆科创板却始终无新进展。




尽管从未口头放弃上市科创板,但所有人都明白威马汽车想要在科创板上市几乎不可能。


据了解,科创板于2019年6月开板,7月首批公司上市。作为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注册制板块,科创板向来以门槛低、融资便利、信息披露成本低、审核期短、上市时间预期可控等优势著称,这也成为了科技公司融资上市的首选。不过,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变,新证券法的实施以及类似于乐视网大宗的财务造假案件,使得IPO的审核正在全面从严。


有证券行业权威人士表示,科创板不仅对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拥有较高要求,而且对商业模式落地和企业发展前景等同样会进行考量。


这意味着,威马几乎永远的被挡在了科创板大门之外。而对于A股其它板块而言,以威马现在的经营情况,更是不可能完成上市。


威马汽车最近的一笔融资进程发生在2020年9月。在宣布完成总额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之后,威马再无相关融资消息传出。迄今为止,有关于100亿是否完全到账也一直成为外界关注的话题。





种种迹象来看,威马和众泰重组之间的关系跑不出三种可能,一种是通过六安智梭重组众泰形成资产腾挪,曲线上市;另外一种确实和威马没关系,六安智梭是威马股东们围绕众泰重组孵化的一个新项目;最后一种可能不排除杜立刚和沈晖分道扬镳,重组自己的生意。


一位长期帮助企业借壳上市的重组人士透露,许多企业在上市前的目的都是未知的,也是一般逻辑难以看透的。从威马一系列的动作来看,威马背后藏着的目的也未可知。换句话来说,威马和众泰的关系也不是外界能够轻易看透的。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来宝平台无关,请读者仅做参考,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向我们举报,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举报
收藏 0